新学期,南京课后服务全面开展。小学课后服务分为三个时段,根据家长选择的不同,接送时间也不同,不少家长一时还有点儿不适应。对老师来说,孩子课后服务期间要跑两次班,点名也是个费力的活儿。南京市中央路小学升级了全新的课后服务智能系统,接送时间到点提醒,学生点名一键完成,解决家长老师的痛点。
中央路小学的课后服务分为ABC三个阶段。A阶段“一起作业吧”,由本校教师在完成正常课程之后,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B阶段“潜能活动园”,学校创造性地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艺科创课后服务活动,还设置了专门为随班就读特需儿童定制化的延时服务,切实减轻了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C阶段“爱心守护站”,为传统意义上的照看托管服务。
在报名期间,学校采用了“课后延时服务智能系统”,家长可通过手机上的“微校+小助手”APP在ABC三个时段中选择。课后服务开始以后,家长可以在后台看到孩子目前已经进入到哪个阶段的课后服务,还可以收到老师的评价信息和系统推送的结束提醒。
“感觉这样的系统很人性化,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样我们把孩子放在学校托管也很放心。”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课后服务A阶段,学生大多在自己班级完成作业,点名相对方便,但是B阶段学生分散开参加社团活动,点名就相对困难一些。过去,社团老师采用纸质点名册,从本学期开始,社团点名也纳入了“课后延时服务智能系统”,在手机上即可操作。
足球社团教练徐剑告诉记者,使用智能系统点名,叫到的孩子,就按一下屏幕确认;不在的孩子,备注一下后台推送,班主任会跟进处理;提前请假的孩子则不会出现在名单里,“比以前用纸质手册点名方便太多了,学生相关信息的沟通也更通畅”。
至于C阶段延时托管,学校早在几年前就开发了扫码报到、扫码离开的智能系统,并可以在后台同步显示孩子的出席状况,一直深受家长和学生好评。
“在市、区教育局以及电教中心的支持下,我们的智能系统还在不断地升级改造中,希望通过该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我们课后服务的质量。”中央路小学校长陆文琦说。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