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方式打开中秋假期:江苏各地文博场馆开展民俗文化活动

2021年09月21日 18:26:0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秋假期,江苏多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体验传统文化。

  南京:非遗公益课堂丰富孩子假期生活

  今天(9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这里正举行一场"花好月圆 浓情中秋"的节日主题活动,通过舞台展演、非遗公益课堂、互动灯谜等形式,与现场游客共同感受中秋节民俗文化,共享非遗传承的快乐。

  在非遗公益课堂,孩子们正跟着南京剪纸非遗传承人学习剪纸技艺--制作玉兔,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一张红纸逐渐变成栩栩如生的玉兔剪影。

  小学生秦语思说:“我觉得这个剪纸非常好玩,眼睛镂空部分非常难剪,差点剪烂了,现在兔子变成了大眼兔。”

  “小朋友可以了解剪纸文化,也可以增长自己的动手能力,对中秋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家长表示。

  节日期间,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南京白局、江南丝竹、泥塑、南京剪纸等19项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制作的非遗作品。

  “让这些年轻的孩子去感受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他们心里撒下一颗种子,也希望他们长大以后能喜欢这个传统工艺。”南京剪纸非遗传承人张钧说。

  苏州:打卡博物馆 多种形式体验传统文化

  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投壶问礼"活动。投壶最早来源于"射礼",在战国时期尤为盛行,以投进壶中的羽箭数量分胜负。

  “士大夫在过节日的时候,会通过这种投壶的游戏和自己的朋友、亲属用来交流感情。”博物馆工作人员吴齐介绍。

  “我觉得有点难度,有一点挑战性,但是很好玩。”朱同学说。

  淮安:"童"聚博物馆 佳节同乐做兔儿灯

  淮安市博物馆举办中秋节--"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公益活动。工作人员给孩子们讲解中秋节文化和习俗,带领孩子参观《雕盘珍馐--中国古代饮食器具文化特展》,一起动手制作兔儿灯。

  “我感到了很新颖、开心,让我了解到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小朋友许云清说。

  “我们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学到了很多知识。”淮安市民牛佳表示。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建华 史斌燕 苏州台 淮安台 编辑/玉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