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上午8时30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在公祭广场撞响和平大钟,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警示人们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9时18分,纪念馆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序厅举办了“去世幸存者熄灯仪式”,共同悼念今年以来去世的8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既是受害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他们以亲身受害经历传播历史真相,为维护历史史实、促进历史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幸存者老人都已步入了垂暮之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人数也越来越少。2021年以来幸存者杨翠英、蔡丽华、李如富、陈文英、戚振安、金同和、马继武、徐家庆八位老人先后离世。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世的幸存者仅剩64人。
现场:熄灯、献花、三鞠躬
今年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属代表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一同参加了熄灯仪式。
仪式开始,工作人员为去世幸存者马继武、徐家庆照片熄灯。随即,今年去世的8位幸存者的家属代表向他们的亲人照片敬献菊花。全体人员面向去世幸存者照片三鞠躬。
02
幸存者家属代表:“将历史记忆接续传承”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继武的女儿马敬东和幸存者徐家庆的外孙女蒋薇,分别作为家属代表在现场发言。
马继武后代说:“2021年7月,我父亲马继武走完了他近百岁的人生。父亲生前经常参加纪念馆组织的各类和平交流活动。他把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亲生经历讲述给国际友人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听。父亲晚年过得很幸福。他和我们的母亲相依相伴73年,养育了一群孝顺优秀的子孙,同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怀。我代表家人特别感谢纪念馆多年来对我父亲的关心和照顾。父亲虽然故去了,但他在南京大屠杀时的遭遇,我们将永远铭记。我们将接过接力棒,将这段历史记忆一代代接续传承下去。”
徐家庆后代说:“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我的外祖父徐家庆当时12岁,在木匠营,和他的哥哥、姐夫差点死在日本官兵的屠刀下,白塔巷的家也被日军烧光。外祖父小小年纪历经磨难。万幸的是,他在党和政府、江东门纪念馆,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下度过了幸福的晚年。外祖父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纪念馆工作人员对他的关心。作为幸存者后代,我们将永远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幸存者马继武的女儿马敬东向纪念馆捐赠父亲的遗物。张建军馆长从她手中接过马继武老人生前获得的纪念章和荣誉证书。
03
馆长:“勿忘历史、自立自强”
熄灯仪式尾声,张建军馆长表示,失去8位幸存者老人,对于家人来说是痛彻心扉的,对于纪念馆人,我们难掩悲痛。“当年,他们还是小孩子。在屠杀来临时,他们瞬间失去了父母和亲人,不得不在之后度过苦难岁月。作为历史证人,他们的经历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记忆的一部分。”
张建军馆长说,“我记得很多幸存者老人家都说过的一句话:‘要自立自强。’今天南京全城将鸣响918防空警报,这个展厅里1213个幸存者的目光在凝视着。他们不仅在告诫我们勿忘历史,更在激励我们自立自强!这是我们举行熄灯仪式的目的,是‘历史的凝视’的意义。”
一起记住他们!
杨翠英,1925年7月3日生,2021年1月28日离世,她是今年去世的第1位幸存者。
蔡丽华,1926年2月28日生,2021年3月1日离世,她是今年去世的第2位幸存者。
李如富,1929年11月14日生,2021年3月12日离世,他是今年去世的第3位幸存者。
陈文英,1925年11月28日生,2021年4月10日离世,她是今年去世的第4位幸存者。
戚振安,1930年7月16日生,2021年4月30日离世,他是今年去世的第5位幸存者。
金同和,1929年11月21日生,2021年5月18日离世,他是今年去世的第6位幸存者。
马继武,1922年10月19日生,2021年7月20日离世,他是今年去世的第7位幸存者。
徐家庆,1925年2月8日生,2021年8月23日离世,他是今年去世的第8位幸存者。
时光虽已过八十多年,铁证永远如山而立!
(综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