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无锡反诈宣传进行时

2021年09月17日 09:05:5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以来,无锡公安、法院等部门不遗余力进行反诈宣传,切实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当前发展最快    且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一种刑事犯罪。

  9月15日,无锡惠山法院召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9年以来法院审理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及审判概况。

  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8月,惠山法院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8件179人,涉案金额3371万余元。这些案件呈现出犯罪形式不断翻新、犯罪结构趋于模块化、作案人员趋于临时化、洗钱方式趋于专业化、被害对象受骗对象广泛化和精准化现象并存、催生其他黑灰产业链等特点。

  为此,惠山法院进一步加大了司法宣传力度,在辖区开展创建“无诈社区”“无诈校园”法治宣传系列活动,通过巡回审判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专题讲座、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努力筑牢防诈反诈的防护墙和保护网。同时,该院还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选择典型案例,向社会公众宣传近年来诈骗犯罪的作案方式、识别方法、处理结果等,提升广大群众的防骗意识。

  另一边,9月10日,江阴市公安局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一系列反诈工作举措。

  今年以来,江阴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32起,破案率23.9%,同比上升4.2%,抓获犯罪嫌疑人544人。止付冻结1.6万次,止付冻结金额4.5亿余元,返还1900余万元。今年1-8月,江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共立通讯网络诈骗刑事案件1392起,较2020年同比下降40.8%。

  今年,江阴公安先后制定《全市“全民反诈”工作总体方案》等多个工作方案,细化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反诈合力。深化打击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在江阴全市部署反诈防宣工作,形成 “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联动、网格管控、全民参与”的长效工作格局。江阴公安先后引进“长矛”“云脉反诈卫士”等预警反制系统,通过涉诈电话、涉诈APP等研判分析,挖掘潜在受害群体,按照“六步工作法”(一问,二查,三追,四处置,五拓展,六反馈)第一时间落实精准劝阻。自预警劝阻工作开展以来,共下发指令15945条,劝导潜在受害人删除涉诈电话号码13834个,涉诈APP软件5141个,涉诈微信、QQ好友及聊天交流群4621个。成功劝阻353人,避免直接损失2096万余元。

  同时,江阴公安利用融媒体力量提高宣传影响力,依托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等载体,开设反诈“话吧”,进一步丰富防范宣传内容和方式。利用“警格+网格”双网融合优势,由派出所警力、镇街网格员等共同根据市局年初制定的宣传方案,利用小喇叭、平安话吧等手段烘托反诈氛围,序时推进“铁脚板”式入户、入单位宣传。

  反诈宣传不仅仅需要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提高反诈意识。日前,为激励更多人民群众加入反诈宣传活动中,无锡市公安局、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还联合发出《关于对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涌现的见义勇为人员予以奖励的通知》,切实加大见义勇为人员表彰奖励力度,助力“全民反诈”不断向纵深发展。据了解,凡人民群众成功阻止电信网络诈骗,举报线索、协助警方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或抓获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将给予人民币500元至5万元不等的见义勇为奖励。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徐恺言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