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孩子谁来带?”这是许多双职工家庭面临的难题。近日,苏州印发《关于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市婴幼儿托位总数将在6万个左右。
自己整理绘本、洗手、扔垃圾……虽然才两岁半,琦琦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很多事情,比起刚来托育中心时那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宝宝,他的改变让人很是欣慰。上班了送过来,下班了接回家,对都在医院工作的张彧和妻子来说,二宝的养育,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琦琦的爸爸,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职工张彧说:“我父母都要70岁的人,所以再带这个小孩也带不动,我觉得放到这个托育机构来真的是非常非常好的,减轻了我们不少的负担。”
这家托育服务中心今年5月启用,由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与一家幼儿园合作开办,开设4个班级,提供60个托位。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调研员唐叶枫表示:“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儿童医院的职工为主,然后留出来30%到40%的托位面向我们的共建单位、兄弟单位、合作单位,还有周边的社区群众。”
目前,苏州共有3岁以下婴幼儿35万人,托育机构543家,可提供托位2.7万个。按照“十四五”期末的发展指标,到2025年,全市婴幼儿托位数将在6万个左右。为此《意见》明确,到2025年,每个街道(镇)至少有一个普惠性托育机构。
为满足多元化需求,苏州提出了“三优先一推进”,即优先支持社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优先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优先支持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等,同时推进医疗与托育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在新改扩建二级及以上医院,同步规划建设托育服务设施。
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处处长白明华表示:“如果这个机构它是提供150人以上的托位,或者是在大市范围内开设三家以上托育机构连锁品牌的,我们会给予一次性的奖励,另外对市级示范性托育机构,我们也会给予一次性的奖励。”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叶蓓蓓 苏州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