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唯一“双减”试点城市:作业减量“不回家”

2021年09月03日 15:47:0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作为江苏唯一的“双减”试点城市,9月1日,南通的孩子们迎来了开学。

  记者走访南通当地校园发现,孩子们在校完成作业,家长也不再“赶集式”地接孩子,“双减”改革正逐步带来新变化。

  【作业减量“不回家” 课程创新更均衡】

  新学期伊始,南通“5+2”课后服务全面实施。在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低年级孩子们在课后2个小时接受音乐、美术等艺术熏陶,高年级孩子则完成当天的作业,接受老师的面对面批改。完成作业后孩子们可以阅读经典、体育锻炼、科学探究,享受快乐的校园生活。

  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四年级学生吴铭修说:“我现在作业已经做完了,以前有作业是要等到回到家才做的,在学校做可以当面问老师自己不懂的地方。”

  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音乐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黄美华说:“设计的围绕音乐学科设计的音乐活动,我刚刚上完一节课,你看小孩子玩的也很开心。”

  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的学生们则收到了学校赠送的减负“小书包”,里面是精心准备的课外书、魔方等小礼物。本学期起,孩子们在校完成作业后只带着心爱的小书包回家,不仅减掉了家庭作业的总量,也让孩子有更多机会丰富课余生活。  

  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严澄蕊在小书包里发现了一根跳绳:“我还想在里面放上我的画本和画笔,这样我就可以快速和愉快地画画了。”

  根据“双减”实施意见,南通小学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17:30,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有效衔接,同时,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提供工作日晚自习服务,一般到20:30左右结束,家长下班后接娃,时间上不再冲突。

  南通学生家长表示:“现在‘双减’之后,确实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时间上来说应该是更加好了。”

  【课后压力减下去 教学效果升上来】

  除了试点城市南通,全省各地中小学也都积极把“双减”政策贯穿到新学期中。连云港、徐州等地的中小学在精简作业、优化教学的基础上,还将古诗阅读、书法手工、答疑解惑等课后服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分年级、系统性、个性化开设。

  回家课业压力“减”的背后,是家长对在校教学质量“增”的期待,只有在课上“学足学好”,家长才能真正不再为课后补习而操心。为了让教学优质高效,试点城市南通的学校向课堂和课后服务要质量,协助教师落实作业批改规范,力争每天各科作业的面批率20%左右。

  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副校长施丹瑾说:“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会根据学科内容,根据单元内容进行一些学科的重整,涉及一些情境性、趣味化或者是实践性、操作性、创造性特别强的作业,来发展孩子的素养。”

  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副校长倪莉说:“因为我们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所以我们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就会少很多的鸡飞狗跳,让孩子避免了很多无效的或者说额外的负担,达到学业的提升和素质发展的提高。”

  “双减”之后,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叫停,孩子们有了大量课余时间,这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家长表示,对于家庭在"双减"之后要承担的角色和任务,需要认真思考和规划。

  徐州市民陈女士说:“肯定孩子以后在家的时候就比较多了,我们家长就要想我们以后在家教孩子什么、怎么教 。”

  徐州市民祁先生说:“分数确实是衡量一个孩子的标准,但是我觉得小孩子的天性也很重要,主要是健康快乐地成长。”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毛俊、龚俊杰、陈志斌 南通台、海安台、连云港台、徐州台、苏州台、盐城台报道)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