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特稿记者/俞声扬 编辑/李明莉
近日,镇江市民汤先生向我苏特稿反映称,他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在2017年注册了一家化工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在成立不久后就开具了数百万元的“失控发票”,欠税70余万元,疑似存在不法行为,汤先生为此头疼不已。
小伙莫名“被当老板”
名下企业欠税70余万元
今年8月下旬,镇江丹阳市民汤先生前往丹阳市行政审批局申请营业执照,打算成立公司,自主创业。当他在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时却被告知,自己已经是一家公司的法人了,随后又发现该公司已被吊销营业执照,此前还开出了近450万元的增值税发票,目前欠税70余万元。
汤先生多次来到市场监管局寻求帮助
对此,汤先生感到十分疑惑,自己从未注册过公司,怎么会成为公司法人?丹阳市税务局云阳税务分局工作人员告诉他,税款问题不解决,不仅无法注销公司,还会对个人征信造成影响。
汤先生回忆,自己在2017年遗失过身份证,很可能有人冒用他的身份信息注册了公司,进而从事不法行为。
该公司多次被列入经营异常 目前已被吊销营业执照
公开资料查询显示,丹阳市汤辉化工有限公司注册于2017年3月,注册资本300万元。从2018年起,该企业连续4年因“未按期公示年报”、“通过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当地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2021年5月19日被丹阳市市场监管局吊销营业执照。
虚开发票近450万元
当事人难以“自证清白”
丹阳市税务局云阳税务分局税务信息平台显示,仅2017年4月17日当天,丹阳汤辉化工有限公司就开出447万余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总税额76万余元。购货公司分布在河南、江西等省份。其中,向开封尉氏县的一家塑料加工企业开票25张,金额近250万元。
该公司未申报纳税额高达76万余元
丹阳市税务局云阳税务分局税务征收管理二组工作人员臧敖云表示,最大的一家发票接收方估计是专门虚开发票的。400多万的专票没纳税成了失控发票,而对方所有号码都是假的,无法进行联系。
臧敖云表示,汤先生要注销公司,必须要把这笔税款处理掉。“法人是他,身份信息都是他,所以我们只认他。如果真的存在冒用情况,我会向上级请示如何处理。”
所有留存信息均为假信息
市场监管局:将与相关部门共同查清事实
“我们也在积极想办法,但目前来看进展不大。”在丹阳市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刘剑波表示,“8月25日,我们拨打了该公司另一名股东的电话,但是是一个陕西的号码,接电话的是个女的,说打错了。随后我们又打了公司办税人的电话,是四川的号码,也说打错了。”
刘剑波表示,他们对该公司的注册地进行了走访,也并没有发现公司的办公地点。“所有的电话号码都是假的,地址也是不存在的。”
那么,2017年该公司注册登记时,市场监管局的窗口人员究竟有没有详细核实登记人员的身份信息?刘剑波表示,由于时间较长,当时具体经办人是谁已经无从考证,可能确实存在疏漏情况。
据了解,目前丹阳市市场监管局已经依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与当地税务、公安部门联系,查清事实,帮助汤先生解决实际问题。
“最能找到破绽的地方就是会计史某某,还有就是从开过票的公司入手,我们将先从丹阳开始找,所有能显示的单位和人,都要去看一看,联系一下。”
江苏德誉法钧律师事务所主任尤艳涛律师表示,作为工商登记机关,丹阳市市场监管局在作出行政许可时,应当进行能力范围内的实质审查,例如审查申请人与所持身份证件是否相符。
尤律师建议,汤先生也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依据判决结果要求撤销该公司的注册登记。
我苏特稿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特稿”,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