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加速行政审批流程、解决企业用工难......镇江京口这波实事很贴心

2021年09月03日 08:50:4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月2日下午,镇江京口区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镇江京口区教育局、行政审批局、人社局等五个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事例、创新做法以及成效。

  “我区首次在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镇江京口区教育局局长郭先武表示,今年国家的“双减令”出台以后,课后服务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手段,为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提供了有力保障。镇江京口区各个学校采取“5+2”的模式,每天不少于两个小时的辅导时间,周一到周五工作日全覆盖,服务时间统一为小学5:30结束,初中6:00结束,与绝大多数家长的下班时间无缝对接。

  另外,各个学校还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一校一案”的课后服务方案。一方面开展作业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等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我们深化‘政银合作’,通过办照、刻章、开户、办税4个环节并联审批,实现审批流程更优、审批耗时更短、开办成本为零。”镇江京口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满子琴透露,今年以来,镇江京口区行政审批局共计免除新设企业400多枚公章刻制费用,降低开办成本10万余元。通过“全链通”审批服务,企业开办耗时从去年的两天压缩至目前的半天。同时,该局全面推行“集成服务”改革,设置“一件事一次办专窗”,实现“一窗受理、分类审批、一窗出件”政务服务新模式,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4%。这样的服务使群众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成所有事。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局“一件事一次办专窗”累计办件量达653件。

  以真情服务“栽下梧桐树”,也要以实惠举措“引得凤凰来”。“我们针对疫情新常态下企业用工难、稳岗难,成立了服务企业工作专班,定期走访企业进行调研,动态监测用工和缺工情况,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底数。”镇江京口区人社局局长陈国兴表示,今年以来,他们帮助企业搭建用工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场,为475家企业发布招聘岗位4790个。4月份组织15家企业组建“三招”小分队赴宁夏、陕西和山西等3省6市开展招才、招工和招聘活动,现场签订意向协议的100多人,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12份。同时,该局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一返一降二补”四项政策,累计发放失业金及医保补贴3867万余元,援企稳岗返还1368家921万元,为2998家企业减免社保费近2亿元,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镇江京口区26名县处级领导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将办实事与该区重点工作有机融合,聚焦推动产业强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等5个方面,主动领办难题26件,截至目前已办结17件;乡科级干部紧扣本职领域,按照“切口小、关注度高、贴近民生需求、群众可观可感”的原则主动领办难题310件,已办结228件。同时,该区推动各单位组建108支“学亚夫、做亚夫”先锋团队,分别认领1件为民服务项目,目前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600余场次,办结97件,着力推进“七心”服务,用心用情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蒋彬 通讯员/崔世林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