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状元”让水塘里长出“金子” 昔日军中骄子重返农门做振兴乡村“排头兵”丨江苏最美人物

2021年09月01日 14:51:5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位楷模就是一座精神坐标。我苏网联合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推出“江苏最美人物”系列专稿。奉献基层的共产党员、创新创业的时代先锋、扎根一线的能工巧匠、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我们将持续讲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记录江苏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和动人事迹,呈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江苏力量、江苏作为。


  眼下,早熟藕已经接连上市,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杉荷园的藕田里,打藕工人手持高压水枪,冲开塘底莲藕周围的淤泥,随着水面不断翻涌着冒出气泡,一节节白如玉的莲藕也就慢慢地被挖了出来。

  当地的乡亲们说,他们那儿有位“藕状元”,只要跟着他一起种藕,水塘里就能长出“金子”来。他就是江苏杉荷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俊山。

  曾经的军中骄子 重返农门做振兴乡村“排头兵”

  施俊山,新庄镇最早引进优质莲藕的种植户,也是这方面的专家。每到打藕的季节,都会有人来向他“取经”。

  其实,施俊山这位“专家”,算是“半路出家”。今年56岁的他曾有过5年的军营生活。1989年从部队退役后,他先后到温州、广州等地打拼、做买卖,也算小有成就。2010年底,施俊山回到了老家。几番考察之下,他看准了莲藕种植的项目,开始了莲藕种植产业的布局。

  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刚回到城里过几年好日子,他又要去种地,所以我和孩子们都不赞同。”虽然施俊山自己很有信心,但是家里人对此却不太支持。然而,一心想着回报家乡的施俊山不顾家人反对,执拗地开始了莲藕种植产业的布局。2014年初,他成立荷林莲藕种植合作社,花费300多万元从武汉引进了新的莲藕品种,挖塘修路。这一年,莲藕种植得很顺利。

  第一次规模化种植就尝到了甜头,这大大增加了施俊山的信心。他乘胜追击,第二年,种植面积增加到了2400亩。然而,规模扩大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荷塘里浮萍草繁殖特别快,浮萍草过多莲藕见不到阳光产量会有影响,如果全部用人工来捞,投入成本太大了,一天十几个人都捞不完。”浮萍草,这种在农村河塘里常见的东西,让施俊山犯了难。

  施俊山听说,在藕田里套养小龙虾,不仅可以解决浮萍草问题,每亩还能增加5000元左右的收入。于是,他一次性花费四百多万元购买虾苗,在每亩藕田里投放了100斤小龙虾。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施俊山傻眼了。投放小龙虾后,藕田里的浮萍的确少了很多,但是原本长势不错的莲藕苗也不见了。莲藕苗遭到了小龙虾的重创,莲叶急剧减少,阳光直射水面,小龙虾也无法生长,原本能有1000多万元收入的莲藕没了,400多万的小龙虾也没了。这让想做出一番事业的施俊山遭受了重大打击,但是骨子里军人那股不服输的精神推着他迎难而上,“五年的军旅生涯是我人生当中最大的一笔财富,在部队这几年磨砺了我不服输的性格,敢拼敢闯,敢打硬仗,要打还必须要打赢。”施俊山说道。

  既然不懂技术,那就去学。已经年过五十的施俊山每天都要查阅资料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跑到江苏省农科院进行学习,还请懂行的朋友帮忙,终于让他研究出了对策——套养龙虾不能贪多、要按照既定的比例。

  2016年,掌握了龙虾正确套养方法的施俊山大获成功。随着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种养品种越来越多,2017年,施俊山成立了江苏杉荷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农产品深加工挺进,出售莲子、九品香莲茶,他的莲藕产业稳步发展。

  如今的“藕状元” 不辞辛劳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

  “我原来是个电工,收入有限。施总鼓励我跟他一起种莲藕,从技术到种苗、再到日常的管理维护,他全包了。”莲藕种植户韩顺成感激地说。做给乡亲看,带着乡亲干。如今,施俊山的种植面积已经增加到了6500亩,年销售额达560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镇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6000亩。

  有了技术,对于乡亲们来说,种植莲藕已经不再是难事,但是如何把莲藕卖出去他们却是门外汉。看着藕塘里长势喜人的莲藕却找不到销路,连回本都成了奢望,乡亲们犯了愁。

  “销路这块你放心吧,到时候全部包在我身上!”施俊山用一句话给乡亲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施总曾帮我卖了四十万斤的藕种,以承诺我的一块三一斤价格出售。而当时,很多人家的藕种只卖了六毛、七毛一斤。”种植户王友强说,虽然莲藕的价格经常波动,但施俊山从不随行就市,总是给种植户们谋取最大的实惠。正是因他的这份坚持,许多和王友强一样的种植户一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俊山用他的探索和努力,让莲藕成为宿豫亮眼的产业,实现了他创业富民、振兴乡村的梦想。

  “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而是你对社会回馈多少。”除了帮助周边人致富,施俊山还一直用各种善举来回报社会。在2020年初疫情严重的时候,施俊山不顾莲藕行情持续走高,为宿豫区参与抗疫的单位捐了整整三万斤优质莲藕。几年来,类似的举动数不胜数,施俊山的爱心和善心,深深烙在了大家的心里,“我将继续探索努力,让更多的农民朋友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继续为乡村振兴当好排头兵。”

  近日,施俊山被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我苏网编辑/程梦青;素材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速新闻 部分图片来自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