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江南人文情怀的鲜活表达

2021年09月01日 11:30:4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南,景色旖旎、人杰地灵,不仅气候温润、物华天宝,也是历代人文墨客的精神家园,被视为宜居宜业的人间天堂。

  江苏新闻广播、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和江南大学联合制作特别策划“水润江南”,与您共赏江南风光,感受江南人文,探究江南文化…… 

  戏曲,古时也称戏文,是柔媚的吴侬软语和绚丽的水袖舞动出的别样浪漫。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江南经济的繁荣,商业化进程的加快,民众消费能力提升,物质享乐与休闲娱乐也随之繁盛。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衣食温饱,开始追逐精神享受,戏剧这一娱乐形式,在明清时期的文化舞台可谓占尽风光。

  元代对科举的摒弃和对儒生的无视与压抑,竟然造成了戏曲艺术的爆发,才子俊彦的艺术天分在戏曲中得到释放,推动了一个戏曲时代的到来。

  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的戏曲种类多达三百余种,而昆曲是中国最早的剧种之一,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四大艺术之一。

  最早启用“戏曲”这一名词的是宋代的刘埙(1240-1319),在《词人吴用章传》中,他首次提出了“永嘉戏曲”的概念。“永嘉戏曲”也称“南戏”,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和福建一带,故此得名。1913年问世的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是中国第一部戏曲研究的经典著述。

  和小说一样,戏曲也诞生于民间。宋人周密的《癸辛杂识》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乡人愤而将其告官。但祖杰却行贿官府,非但未受惩罚,原告反被治罪下狱。忿忿不平的民间艺人将此故事编成戏文,演出于街头巷陌。最后,官府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只得将恶霸和尚治了罪。可见,从一开始戏剧就是百姓们表达情感与诉求的鲜活方式。

  元代,是中国戏剧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高峰期。在一个异族统治的时期,文化艺术却长足发展,这似乎是一个异数。那么,原因为何?

  蒙古灭金之后,废止了科举考试。饱读诗书的文人学子丧失了入仕机会,社会地位也因此一落千丈。郑思肖的《所南集 心史》说:“鞑法(元朝法律):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各有所统辖”。将读书人列为第九等,仅次于乞丐,这样不堪的身份坠落,一方面使知识分子获得了接触底层社会的机缘,另一方面,也让无缘入仕的他们在庙堂之外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另一方天地。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在被官场抛弃的孤寂悲凉心态下,文人才子们只能将一腔才情宣泄于戏曲创作之中。《南吕·一枝花》中,汤显祖刻画的那位“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就颇有当时士人“破罐子破摔”的桀骜悲凉心态:“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在“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的娴熟技艺中,在“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的自我标榜中,又有多少文人的愤懑、无奈与闲愁!

  由于文人的演绎和参与,以及流行于园林中的雅集活动,元杂剧逐渐演变为一种成熟的舞台艺术形式,成为元代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艺术样式,而得以与唐诗、宋词同享美名。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马致远的《汉宫秋》《荐福碑》,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纪君祥《赵氏孤儿》,高文秀的《渑池会》等一大批优秀剧作,共同织就了那个时代绚丽多彩的戏剧图景。

  《窦娥冤》剧照

  大批文人的加盟,使得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融入戏剧,极大推动了元代戏曲的发展。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各种艺术元素的介入,不仅标志着元杂剧的成熟,也显示了元代戏曲上承宋元、下开明清的文学史价值。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戏剧融合歌舞、表演、诗词、说故事等艺术于一体,推动舞台艺术进入了一个多元融合的新时代。

  《梧桐雨》剧照

  那是中国历史上怎样辉煌的一个戏曲时代!据文献,有明确记载的元杂剧就多达300多部,而在戏剧研究专家钱南扬笔下所列举的宋、元南戏也有167本。南戏与杂剧,辉耀南北两岸,共同织就了一张繁盛灿烂的戏剧艺术图谱。

  相比北方杂剧“四幕一楔”、“一宫到底”的严谨一律,南方的曲文则显得较为自由,词牌、文风和曲调都无需严格谨守韵律,形式更为多样,风格也趋于柔婉。在这段《诗酒红梨花》中,还创造了北方杂剧所没有的二人合唱:

  催花时候,轻暖轻寒雨乍收。和风初透,园林如绣。禁烟前后,是谁人,梁胭脂,把海棠装就?含娇半酣如中酒,阑干外楼枝低凑。(合)咱两个把草来斗,轻兜绣裙,把金钗当筹,游赏到日晚方休。

  宋、元时代,南戏多为小曲俚歌杂合而成,无论用韵还是造曲,大多来自民间“顺口可歌”,并无固定的宫调。南戏初期,用韵造曲都比较自由,所谓“顺口可歌”,正说明了南戏源于民间、娱乐大众的特色。至元明,因为士大夫尤其是江南士子的参与创作,遣词用句遂变得考究,曲谱、音韵日益严明整饬,才有了所谓“南宫曲谱”。

  作者:庄若江

  庄若江,江南大学教授,吴文化江南文化研究专家,全国人文社科系统优秀科普专家。著有《城市文化论》《说吴》《吴文化内涵的现代解读》《工商脉动与城市文化》《江南诗性文化的多元解读》等21部著述,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多次获省部级、市级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

  朗读者:徐钰

  徐钰,江苏新闻广播主持人,一级播音员,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播音主持奖一等奖。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金陵之声”官方微信)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