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天,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的石锦蓝、梁柳春、蒙爱、黄丽蓓、向昶骏收到了属于他们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通知书。在2021级7834名本科新生中,他们和南信大有着怎样特殊的缘分?

缘起·爱的接力
全县19个乡镇的学子在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读书。2014年至今,南信大派出研究生支教团的几十名志愿者分批赴都安高中支教,和这些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黄丽蓓考取了南信大水文院,高中三年朝夕相处的几位南信大支教老师带给她独特的感受。胡冰涛老师鼓励她积极参加歌唱比赛和辩论赛,让她一次次迈出了舒适圈。莫祖斯、徐瀚文等老师则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给她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她收获了挑战未知的勇气和严谨的处事态度。

高三备考,心弦紧绷饱受困扰的黄丽蓓找到了柏沐青老师,理想、选择、人生是她俩通过小纸条聊天的内容,温暖、柔和、亲切是孩子们对沐青姐姐的一致评价。黄丽蓓一直觉得是支教老师们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自己,帮助她真正长大成人。师生一场,何其幸哉!
缘生·点亮梦想
支教老师莫祖斯和邬昊鹏在回校读研后,始终牵挂着自己的学生。他们所在的大气物理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成立了“助力瑶山”实践团队,一直保持与都安高中的密切联系,持续进行公益帮扶活动。他们购置捐赠学习生活用品,通过书信、视频沟通,日常情况定制蛋糕为高考加油打气……来自南信大的温暖与热情,也随着一封封书信和快递深入了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内心。大家用自己的方式为山区的孩子贡献绵薄之力。

“老师们也是一群大学生,是他们为我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他们带给我们礼物,教给我们知识,鼓励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想。我真的很感谢他们。”在杨渊鋆老师的帮助下,确定自己高考目标的梁柳春,对支教老师们充满了感激,她今年如愿考上了环科院,得以接触更加广袤的世界。
缘续·奇妙同窗
三年前在高一的讲台上,邬昊鹏给孩子们介绍了南信大过硬的办学水平、美丽的校园环境温暖的宿舍、可口的食堂。这些点点滴滴都让当时的向昶骏对南信大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而经过三年的勤学苦读,当向昶骏考上了南信大水文院向邬昊鹏报喜时,邬昊鹏也恰好将在南信大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感叹缘分奇妙的同时,邬昊鹏也为可以再次和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而感到格外高兴。瑶山一为别,南信再相逢,曾经的师生情谊,如今的同窗再会,瑶山的缘分在南信大继续,支教的种子如今已经开花。

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暂时还无法来校报到,但迫不及待再见老师的学生们,早已和邬昊鹏约好了开学一定要在校园聚首漫步。

黄丽蓓参加过小学的志愿活动,考上应气院的蒙爱未来也想和邬老师一样,走上支教的道路反哺家乡,用知识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
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便是支教的意义所在。
时光飞度,高中生涯在日月星辰的交替中度过,美好的未来画卷在徐徐展开。
这是瑶山深处少年的追梦故事,也是南信大的支教志愿者们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的梦想种子,更是他们赓续接力,让梦想成真结出的最好果实。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建华 通讯员/仇昊 编辑/国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