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处暑”,意味着暑热即将结束,天气逐渐转凉。不过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本月底“秋老虎”还会反扑。夏秋转换期间气温起伏较大,还需注意养生。
据南京气象资料分析,处暑节气平均气温26.1℃,比炎热的大暑下降了2.8℃。 处暑以后,也是由炎夏向秋凉转换的过渡期。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三天,全省气温比较凉爽,但是从26日起到月底,受副高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闷热天气。29到31日,江苏省的气温还会达到33℃到34℃,早晚的相对湿度能达到90%到95%,近乎于饱和,所以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还要高出2℃到3℃。
处暑节气介于出伏和入秋之间,江苏一般都要到秋分至寒露时节,才会陆续入秋。南京往年的平均入秋日期是9月19日前后,入秋的标准是平均气温下降到22℃以下,未来十天南京最低气温还是在24℃到25℃,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南京入秋还为时尚早。
而眼下这个时节,在江苏,还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说法,老百姓们都爱炖个老鸭煲或是炒盆鸭肉,鸭肉味甘寒,非常适合秋天这种凉而燥的进补。
秋燥是处暑时节的一大特点,应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少辛增酸”也是这个时节的养生法则。酸性食物具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如山楂、葡萄等,而西瓜这类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 。
医生还建议,每天抽出40分钟左右时间进行慢跑,或是户外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振精神,解秋乏。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李璇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