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东海县白塔埠镇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志愿红”随处可见。党员志愿者践行“两在两同”, 每一处志愿岗位上,总是身先士卒,其他志愿者紧随其后,拧成一股绳,严格执行测体温、戴口罩、扫双码、重点人群排查登记工作。为居家隔离人员买菜、购药、送水,代年老体弱者置办生活必需品,助老人与外地子女“视频见面”等服务随处可见。

在该镇中心卫生院查验点,有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在熟练地为前来就诊、接种疫苗的居民测温、查码。他叫孙绪军,2019年从市水利局退休。得知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报名,每天早上八点上班,忙到晚上八点才下班回家。有熟人吐槽:“每月九千块钱退休金,不好好在家享清福,跑这吃苦受累!”“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国家有了难,在家呆着心不安。累点算啥。”孙绪军这样回应。
在“两在两同”“建抗疫新功”行动中,白塔埠镇先后有246名共产党员、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退役军人、“五老”人员等应声参战,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18岁,他们分布在全镇的二十多个查验点,昼夜值守,同时,做好外来人员信息登记、动员适龄人员接种疫苗等各类志愿服务。
在白塔大道查验点,记者见到了名叫沈童的青年志愿者,留意到他胳膊上有明显的数枚小红疙瘩,便问起缘由。“这都是夜间值班蚊虫留下的‘杰作’。”沈童乐呵呵地说,这个点是镇区车流量最多、最重要的通道,共有九人轮流值班,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守不停歇。据了解,该镇先后有12个村开展大规模核酸采样实战演练,志愿者闻讯而动,协助做好信息登记、人员引导、秩序维护等工作。

在名人家园等小区门前查验点,居民们总能看见身着“志愿红”的一张张新面孔,他们是“传承吕祥璧精神志愿服务队”队员,主要由退役军人组成。据了解,该服务队共有100多位队员,全部加入到本轮疫情防控,分配到各个查验点。他们轮班值守,日夜不歇,不怕辛苦。
退役军人冲锋在前,大学生们也不甘人后。张誉馨,今年刚满18岁,是宿迁学院行政管理系的一名准大学生。她主动要求加入防控行列,志愿为村民服务。像张誉馨一样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大学生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刚刚参加完核酸检测演练,又马不停蹄将阵地转移到各查验卡口。
“红马甲”在“疫”线灼灼闪亮,构筑成细编密织的疫情屏障;一抹抹挺身在前的“志愿红”,化作一道道坚不可摧的抗疫“红色盾牌”。
(来源:东海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徐黾 李文山 编辑/赵恩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