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秋来,南京正恢复往日活力 | 新华社

2021年08月21日 11:05:35 | 来源:新华社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太阳城恢复营业”,20日一早,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太阳城商场在大屏上打出的告示,分外醒目。

  江宁区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19日,该区禄口街道由中风险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至此,南京全域均已重回低风险地区。

  自7月20日暴发疫情,南京按下城市“暂停键”,全力做好疫情防控。8月13日至今,南京已经一周没有出现新增本土病例。

  这座城市正恢复往日的活力。

20日,位于此次疫情重灾区南京江宁区的太阳城商场恢复营业。(新华社记者 沈汝发摄)

  “4日暂停营业,到现在半个多月。”太阳城商场内一家电子产品门店的刘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常店铺的销售额一天至少有8万多元,停业期间,员工都只拿2000多元的底薪。“还好一切都过去了。”

  具有江宁CBD之称的景枫中心商场也恢复营业。记者看到,许多在商场上班的年轻人行色匆匆,在经过测温、查验健康码等程序后进入其中,开门迎客。相邻的邻仕便利店的生意也好多了。“到我们这儿买东西的主要是在景枫上班的,他们恢复了,我们也恢复了。”店员笑着说。

  根据南京市规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经营性场所,在严格落实测温、验苏康码、戴口罩、一米线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逐步有序恢复正常营业。

  一度因疫情防控暂停对外开放的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也于8月20日起恢复窗口对外服务,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要。但为了避免聚集,办事人员必须先进行预约。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门口拉起了分隔线,分设电话预约通道、公安专用通道等,工作人员引导办事人员出示苏康码、实名登记,有序进入大厅办理业务。“一个小时20个人。”负责身份证办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预约满了,就顺延登记。

江宁区政务服务中心恢复窗口对外服务。(新华社记者 沈汝发 摄)

  备受关注的地铁、公交等也恢复了全线运行。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自3日起,地铁1号线、3号线前往江宁的区间被临时关闭,20日全部恢复。前往疫情“引爆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地铁S1号线等将自26日起恢复。

  “终于熬出头了,原来地铁停运后,每天要骑一个小时电动车上班,恢复开通太好了。”家在江宁区方山熙园小区的张阿姨说。记者在地铁1号线和3号线上看到,乘客明显多了很多。他们说现在南京都是低风险了,坐地铁很放心。

南京地铁内乘客明显增多。(新华社记者 沈汝发 摄)

  同时,自20日起,南京江宁公交集团也恢复停运的67条公交线路。省际、市际班线,除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以外,根据对开城市疫情防控要求,自26日起也将逐步恢复。

  企业生产也按下“加速键”。南京市要求,尽快制定实施助企纾困、畅通经济循环等政策措施,尽快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疫情严重期间,我们的生产线暂时停工,现在已全部恢复。”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的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冉斌说,地方政府对企业生产非常支持,“一听到有诉求,就迅速协商解决。”

  溧水区工信局局长张磊说,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工信部门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开展助企纾困工作。譬如技改等专项资金,只要符合政策就及时甚至提前拨付给企业。“7月份工业产值有所下降,预计9月份就能恢复。”

  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防疫时刻不能放松。”江宁区常务副区长缪秀梅介绍说,禄口街道全域低风险后将继续实施7天过渡期管理。同时将做好公共场所及小区、自然村管理,构筑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20日,记者在禄口街道看到,这里仍然执行人员“只进不出、禁止聚集”规定,不时有社区志愿者到超市为居民代购面包等生活物资,专业人员还在开展设施消杀工作。“结束过渡期就进入常态化防控了,这么多天都下来了,一定要坚守到最后的胜利。”一位陈姓居民说。

  暑去秋来,经历过短暂的疫情冲击,南京这座城市正在复苏。

  (来源:新华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