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疫”线:绷紧弦再坚守,万众一心“幸福”就会来敲门 | 我苏特稿

2021年08月18日 18:11:1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8月16日,南京市全域高风险地区清零,仅剩江宁区禄口街道1个中风险地区。处于这轮疫情“暴风眼”的禄口,防控工作一直抓得很紧。为了更快达到解封的标准,大家齐心协力,耐心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等待那天的来临。

  我苏网讯 当前,南京大多数小区已经陆续解封,人们开始初尝胜利的果实。而依然是中风险的禄口街道,多个封控区域也愈发绷紧了弦,焦急地等待着最后的“解封”。

相约——“云合唱”七夕告白

  灯光闪烁,歌声飘扬,不少居民呼喊着“加油,加油”。七夕之夜,禄口街道山塘社区新城保利天地小区仿佛变成了大型演唱会现场,此起彼伏的歌声穿梭在楼宇间,居民们不时挥舞着手中的灯光。

  山塘社区居民费治城告诉记者,这是由社区志愿者们自发组织的一场大合唱活动。由社区提供音响、灯光和手电,四十几名志愿者在小广场上领唱,居民们通过qq群云连线家中的移动播放设备参与合唱。

  “共同努力了这么久,大家通过歌唱的方式,可以互相打打气,缓解一下压力。”随着南京疫情防控形势的整体好转,眼看其它小区开始解封,已经隔离了25天的居民们也都嗅到了即将解封的气息,心里开始有了一些些按捺不住的喜悦。

  当晚,居民们纷纷通过小区qq群发送合唱“弹幕”,“今夜七夕没有鲜花,没有大餐,但却值得拥有记忆”“感谢志愿者,辛苦了”“解封见”“禄口加油”……

  这场“云合唱”的组织者之一,山塘社区志愿者刘媛媛看到大家都那么积极地参与大合唱,在现场不自觉地湿了眼眶。现在她最憧憬的是解封后大家可以互相见见面,“通过这次疫情,整个小区变得像一家人一样,更有爱了。”

  费治城也把那一晚的云合唱制作成了短视频,“长这么大这是我最难忘的一个七夕,我想把这一幕幕记录下来,感谢所有人这段时间以来的辛苦付出。”

守站——用最严格的防控措施

  在禄口,还有一个特别的封控区域——地铁封控区。7月22日,禄口机场宁高线部分车站以及宁溧线相继停运,其中翔宇路南、翔宇路北、禄口机场、空港新城江宁以及铜山五个车站被划入封控区域。

  关键时刻,一支由南京地铁20名员工组建而成的“志愿先锋队”挺身而出,二十多天里,他们化身“守站人”分批次进入封控区域车站值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停运不停工。

  在封控区车站里,一次全面消杀要5到6桶消毒液,耗时约2小时,志愿者们一天要开展数次消杀工作,防护服之下的工作制服常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由于进驻时间紧、任务急,不少志愿者甚至连换洗衣物都没带,车站里也无法洗澡,却没有一位志愿者喊过累、怨过苦。

  汪云培和韩竹云是南京地铁的双职工,得知禄口机场站需要支援时,汪云培正在二号线西延线车站工作,思考片刻后他给妻子打了电话:“老婆,机场线员工人手不够,作为一名党员我想……”韩竹云十分能理解丈夫,因为她作为南京南站的值班员,疫情发生后也是一颗心扑在工作上。

  此刻,在禄口机场地铁站,汪云培正身着防护服,眼戴护目镜,用心执行着每一项工作,而与此同时,韩竹云也在南京南站服务着每一位路过这座城市的赶路人。这对战“疫”夫妻用不同的方式,贡献出共同的初心。

  出征时,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集结,把车站摆在当前,把小家放在身后;而今,在空无一人的站厅里,为了即将见到的胜利曙光,他们用二十多天的坚守证明了自己是最强大的“守站人”。

曙光——当“幸福”来敲门

  “咚咚咚。”

  8月15日下午,在禄口街道山塘社区,志愿者“小蓝”们又来敲门了,为居民送上物美价廉的心仪物品。

  7月29日,山塘社区成为封闭管控区域,为了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社区的“塘心小卖部”正式开张。

  这个由社区综合组组长金玉洁带领大家成立的小卖部这些日子“生意兴隆”,每日收集居民订单、去禄口供销社进货、运货回程、送货上门,最多一天有150位“顾客”下单,“进货款”每日可达1万元左右。

  虽然“日进斗金”,但创始人金玉洁却希望小卖部可以早日“倒闭”。“关门了,就说明我们抗疫胜利了,居民们就可以自由去买东西了”,金玉洁说。

  “咚咚咚。”

  8月15日一早,与山塘社区相距几公里的博恩花园的居民家里,则迎来了一位位全副武装的“大白”。敏感的居民们发现,核酸检测从咽拭子,变成了鼻拭子。

  博恩花园是禄口最大的小区,一万余名居民,从7月23日起正式封闭至今已27天。连日来,居民们早已习惯早早起床等候“大白”们的到来。

  像往常的检测一样,扫码、登记、采样、封装……到中午十一点半,结束小区别墅片区的采样工作。虽然热切盼望着解封,但小区志愿者负责人陶赟的心里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鼻拭子双采双测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也意味着小区距离解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越是最后关头,就越要更加严格,必须确保不漏一个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为了全域解封的这一天,全南京人还在坚持着。

  记者/孟晓晴 何畔 视频/宋梦真 海报/姜向慧 通讯员/董文鸣 部分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