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集贸市场、农贸市场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人员相对密集。新版的防护指南对农集贸市场疫情防控提出了哪些新要求?8月17日上午,南京市召开第二十八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副主任医师丁松宁回答记者提问。
农集贸市场人员流动大,而且大多数的市场是密闭的场所,所以传播新冠肺炎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一点。同时今年以来,我国多地也出现了在进口冷链食品以及外包装当中检测出核酸阳性。如此形势下,要求农集贸市场在做好日常的通风换气、分区经营、清洁消毒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健康监测和佩戴口罩。
新版防护指南为农集贸市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员防护方面要求更高。要求工作人员对新冠疫苗应种尽种,应接尽接,同时对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防护要求,比如说要佩戴外科口罩或者是更高级别的防护口罩。对于顾客来讲,也强调要佩戴口罩进行自我保护,可以佩戴一次性的口罩、外科口罩或者是更高级别的口罩。同时,对采购的时间也做了一些要求,建议大家采购时间一次不要超过2小时。
第二,对场所消毒清洁方面要求更加规范。要加强地面和摊位的清洁和消毒,保证每一天场所经营结束后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清洁消毒。同时,也要完善排水设施,污水排放要符合相关的条件。有条件的要在公厕内配备一些手消毒剂,或者感应式的手消毒的设备。
第三,对垃圾清运方面提出了更加细的要求,比如说要清除公厕周围露天存放的一些杂物垃圾,要加强垃圾的卫生管理,市场上产生的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并且清运过程要密闭化管理。
第四,农集贸市场要利用好橱窗、电子屏等宣传渠道,做好新冠防控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大家的防护意识。
丁松宁说,总体来讲,本次防护指南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从业人员和广大市民的感染风险,不断提高大家的防护意识。再一次提醒农集贸市场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好群防群控,并且做好宣传引导,广大市民也要继续做好自我防护,要坚持预防为主,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