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前的今天,也就是8月15日,是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正在举办的“百年征程,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上,展出了一份日军当年的作战档案,从这份档案中可以看出,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已经抵达南京城郊,反抗日军的入侵。
今天上午,正在浏览“百年征程,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网上展馆的刘女士,看到了一份日军当年的作战档案照片,仔细看过之后,刘女士发现, 这份史料从敌人的视角记载了这样的史实:76年前,在侵华日军投降之际,新四军淮南军区南京支队从六合渡江,兵临南京城下,直接威胁着日伪在华统治中心--南京。
历史展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大纲脚本组工作人员胡卓然说,我们看到的这一份侵华日军的作战档案,就记载了这一重要的史实,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侵华日军记载,龙潭北方地区,他们发现了新四军。
而在新四军的相关史料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相关内容的记载,两者形成了相互印证。
历史展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大纲脚本组工作人员胡卓然:“这是敌我双方的史料,实现互证的表现。这也彰显了在我们新四军发起的反攻之中,我们的部队已经给敌人制造了沉重的压力,同时也展现了我们当时取得的胜利进军的伟大业绩,在敌人的记录中也有明确的记载。”
史料显示,在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不久,江苏全境沦陷,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当天,新四军部队开始来到江苏境内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南京周边也成为游击战的战场。在党的领导下,江苏境内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南京周边的敌后军民团结一心,浴血斗争,数年之中,始终坚持在南京周边广大地区。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时,南京城下唯一的中国军队就是新四军部队,这在江苏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历史展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大纲脚本组工作人员胡卓然说:“新四军南京支队的政委沙文汉当时在进军的路上,写下了这样的诗篇,‘百舟一令齐飞渡,十里长江驰怒龙。’而在这里他也专门写到了新四军部队夜袭龙潭的记录,‘忽听炮声起未久,前军已报入龙潭。’他在这里写到的龙潭,就是侵华日军这份作战档案中记录的龙潭。”
(沙文汉资料照片)
敌我双方对这段史实记载之中的“互证”,充分彰显了日本投降时,新四军在反攻之中胜利进军的伟大业绩。
(来源:《零距离》记者/瞿秋荣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