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药盒上的情书,见证爱的奇迹|抗疫日志

2021年08月13日 09:20:2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主管护师 黄梅 

  随着“德尔塔”毒株侵入金陵城,医务人员再一次成了“救火队员”,拥有援鄂经历的我,义不容辞要求去到最危险也最艰苦的地方——南京市公共医疗卫生中心。因为经历过武汉战“疫”,再次出击,我早已能轻车熟路地照顾新冠病人,但心中曾经的怜惜却从不曾减少。

  看着无论男女老少都按照治疗要求做着俯卧位通气,他们的动作看起来迟缓而艰难、表情显得无助而惊慌,我心底最柔软的一块被深深击中,我和我的同事们不断在人群中徘徊,帮助那些最无力的人,哪怕只是稍稍搀扶一下,也许都能给人莫大的鼓舞,收获一份感谢。

  这一刻,人作为个体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任何一个小的肢体动作与语言表达,都可能帮助他们守住最后濒临崩溃的心理防线。被隔离时的无助、与家人离别时的悲伤、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会在内心不断反刍,遮住希望,丧失信心。

  但希望的种子也许很简单,简单到只需要一封来自家人的信——涓涓的文字,如同缓缓的细流,无声流淌着别样的温柔,滋润着干涸的内心,催生出新的生命之芽!我就亲眼见证了这份神奇的力量,为它感到吃惊,也倍觉振奋。

  这封信出自一位普通的南京老爷爷,从文采的角度来说,他寡淡得如同一杯白开水,但正是这样一段朴实无华的文字,让我护理的这位本已丧失信念的老奶奶重拾斗志。我迫不及待想表达一些感想,但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不妨先说说这封信吧!

  “老太婆:这几天天气不好,但总归是要过去,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望你要克服困难,协助医生的工作。你生我的气,我不怪你,等过了这个时间,回家给你赔礼道歉吧。把手机打开,孩子们很急,死老头:陈xx。”

  奶奶本来抗拒治疗,不接受心理辅导,也不想和家人视频。我们在床边干着急,终于我们等到了这样一副“心药”。我们在床边掉眼泪念,奶奶一开始笑了,但很快笑着哭了,终于她忍不住一把打开手机,迫不及待地和家人视频聊了起来。

  也许家庭的抚慰是最好的药,“话疗”结束,她的心态变得更积极,对医疗、护理措施也更加配合。笺墨无言,自有深情,纸短情长,更胜良药。这一刻因为有了这份弥足珍贵的温柔,肆虐的病毒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这使我深深相信:每一个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而每一份深情终将战胜无情的岁月。

  面对无情的病毒,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我们保持冷静与克制,只能暂时隐藏人类共有的温柔和感性,但这份被隐藏的温柔恰恰是人类最后的“杀手锏”,它能化解患者及家属们的悲伤与焦虑。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简单的洪荒之力,“死老头”的只言片语才能如同钥匙般,打开老奶奶心底的潘多拉魔盒,释放最后的礼物——希望!

  夏去秋来,笼罩在金陵城上的那片疫情的乌云已渐渐散开,因为亲眼见证了这份爱的奇迹,我的心情竟变得无比愉快,仿佛生活也打了一个转向,出现了新的可能。

  愿平凡的生活中人人都能被温柔以待,也处处能施予别人温柔。这样我们的生活或许才会像那坦荡无垠的原野里恣意驰骋的飞马,终能脱离现实中的艰难。

  黄梅与队友们在南京公卫中心战“疫”一线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汪乐萍 通讯员/周浩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