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7月30日早上7点,坐在大巴车上的江雨璐朝着车外的丈夫笑着比了个爱心,便跟随着鼓楼医院第三批驰援医护去往了新的“战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戳看江雨璐的vlog↑
【冲】
“逆行”对于97年出生的江雨璐来说,并不陌生。
窗外渐行渐远的树木,带着她的思绪飘到了去年冬天。2020年2月5日是江雨璐23岁的生日,那时疫情防控正处于紧要关头,晚上下班后草草地过完生日,她便开始准备武汉之行。收拾好行李,剪短了长发,4天后,她作为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登上了飞往武汉的班机。
“说实话,去年自己也很迷茫,不知道去了要面对什么要做什么,心里一开始很没有着落。”为患者静脉输液、穿刺、陪同患者做CT、照顾患者起居……在与团队小伙伴的密切又紧张的合作中,她慢慢掌握了工作要领,在武汉的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房度过了52个日夜。
江雨璐在工作中
与去年的心境不同,有了“第一次”,面对“需要拯救的家乡”,“第二次”让她觉得更加义无反顾。“我去过武汉有护理经验,上手肯定能快一些,而且我是党员,当然得第一时间往前冲。”
而与去年相比,这一次,江雨璐还多了一些牵挂的人。上个月,她刚刚和丈夫领证结婚,原定举行的婚礼也因这场疫情和义无反顾的奔赴延期了。虽有遗憾,但江雨璐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临行还不忘和丈夫说上两句俏皮话,“我会更加小心,毕竟婚礼不能没有新娘子嘛。”
【磕】
“虽然经历过武汉的那一次,但当我走到隔离病房门口的那一刻,心里还是会紧张。”江雨璐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走到病房那短短几分钟的内心感受。
去年驰援武汉前,还是预备党员的江雨璐被任命为南京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前线团支书兼青年突击队队长。2月10日,她组织所在团支部成员在驻地重温了入团誓词,“仪式可以增强团员们的抗疫决心和勇气,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也能展现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担当。当时就准备死磕了!”
江雨璐在工作中
站在门口,面对全新的陌生环境,她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以出发时的坚决暗自给自己打气:“你是踏入过‘红区’的老手,你的专业护理经验肯定更足,相信自己你可以!”
8-12、12-16、16-20、20-0、0-4、4-8,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的24小时被切分成6个“4小时”,黑夜和白天在一个个“4小时”面前失去意义。
江雨璐和同伴们以六七人为一组分为不同小组,按照“4小时”一班次轮番倒班,然后休息一天。看着来来往往忙碌在不同岗位上的同伴,短暂的陌生感也渐渐就被熟悉的紧张感代替。跟在武汉的节奏类似,“4小时”逐渐成为江雨璐习以为常的工作闹铃。
与小伙伴们一起开会
给病人打针抽血时多戴一层手套,加一个面屏,防止血液喷溅……江雨璐不断地把在武汉的经验分享给并肩作战的小伙伴,给自己打气的同时也抚平了一颗颗像她一样年轻的心。
“那这次觉得什么时候能回家啊?”记者问道。
“肯定是啥时候结束疫情啥时候回!还是继续磕!”江雨璐坚定的语气中毫无犹豫。
【暖】
如果说“江雨璐们”的逆行筑起了一条战胜病毒的路,那病人的肯定与理解则是这条路上温暖的光。
说到8月5日晚上发生的这件小事,江雨璐的声音都带着甜甜的笑意。得知五号床的阿姨第二天就要出院的消息,小伙伴都很高兴。“想着自己动手能力比较好,我就找来纸和笔,折出了一个爱心送给阿姨。阿姨特别激动,跟我们一起合照,还说要把这个‘小心心’带回家收藏起来。”
江雨璐送给出院阿姨手工小爱心
在每根神经都战斗着的时光里,快乐的气氛就这样伴随这一颗“小心心”在病房传播开来,看到一间病房的六号床阿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羡慕眼神,江雨璐第二天也送上了同样的“爱心”,“现在这屋子里只有6号床阿姨一个人了,送个‘小心心’给她,希望能陪着她早日战胜病毒。”
“有时候病人的心情可能会不太好,在这里也没有家人陪伴和说话,那我们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家人。”与病毒相比,江雨璐觉得焦虑是更让病人心焦的“恶魔”。巡视病房时,大家都会多问一句“还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的?”
白天大家在走廊做操活动身体
江雨璐告诉记者,有一天,一位病人说嘴馋了特别想吃泡面,但是医院里只有营养餐,后来大家想起来正好驻地酒店有,于是就带过来一起分享,“小伙子吃到泡面可开心啦。”一个个小故事串起了江雨璐和病人之间的点点连结,“医患关系”在这里变为了一种战友间的惺惺相惜,这种简单的暖意最终汇成战胜病毒时的无间配合。
【归】
在抗疫一线已经整整12天,闲下来的时候,江雨璐还是会忍不住牵挂家人。他们同在一座城市,但“见面”仍然成为了最深的期盼。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在社会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站出来。”出征前,江雨璐的父亲把一切都说得理所应当。江雨璐告诉记者,公公婆婆和丈夫连夜帮她采购生活必需品,收拾好需要带走的行李。为了调节气氛,丈夫还戏称自己就像“古代等候将军出征归来的女子”。
“家里人是非常支持和理解我的,这也是我最大的动力。”江雨璐觉得,这是她忙碌日子里的“充电宝”。一有时间,她就和家人聊聊天。“他们会给我看看家里的两只猫,我可想死它们了!”有时候,她也会打开丈夫工作的线上直播间,“我上班的时间比较乱,他也很忙,不能一直陪我,听到他的声音我也能安心一些。”
江雨璐与党旗合影
2017年8月步入工作岗位,今年是江雨璐做护士的第4个年头。谈及这份职业,江雨璐说这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和追求。无论是现在在家乡战斗,还是去年千里支援武汉,那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正式党员和医护人员,面对疫情,迎难而上、不怕牺牲是一种精神传承,跟随着前辈的脚步去救死扶伤是我们的担当!”
也正是这种“救死扶伤”,让江雨璐觉得,被勒紧的口罩压出的那一道道红印子不算什么,进舱工作时干了湿湿了又干的衣服也是小意思。“2003年非典时期,全世界守护着90后,而现在,我们90后党员就是要冲锋在前,承担起守护世界的责任呀。”
采访的最后,江雨璐调皮地为自己打气,“加油小江江,早点回家当新娘!”相信不久后,这个南京小姑娘就能见到最想见的人,当然,还有心心念念的斩鸭子和秋天的第一顿火锅。
(记者/秦玉婷 孟晓晴 邓曦 剪辑/王紫轩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