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出台文件打造长三角最优营商地、保障突发时期市民“菜篮子”供应稳定、做好医疗防护物资应急储备……2021年以来,靖江市发改委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走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开新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
强根基,理论让党史学习教育焕“神气”
“她们背负起受伤的战友,挽臂踏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2021年,靖江市发改委成立“发改讲堂”,以互动式、分享式的讲课模式,作为全委党员干部的工作亮点“展示秀”、创新成果“发布会”,营造互学互享互鉴的热烈学习氛围。大家通过开展集中学习、支部研讨、自主提升等学习方式,将理论学习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讲故事、听录音、观影片……一系列鲜活的学习形式让大家从心底深处热爱党史学习。
重发展,服务让党史学习教育冒“热气”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靖江市发改委沉入基层一线听民声,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理顺机制体制,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靖江是渡江战役升起“东线第一帆”的英雄城市,靖江市发改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励大家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树立社会主义现代化“东线第一帆”发展定位,牵头打造长三角“最优营商地”工作,牵头编制完成《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意见》《关于打造“最优营商地”的五条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靖江市发改委靠前服务,助推靖江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成绩不断攀升,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最新数据显示,靖江市上半年高质量发展江苏省考指标成绩排名列泰州各市(区)第一,通过泰州核查认定新开工“三比一提升”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111.7亿元;新竣工“三比一提升”项目11个,实际完成投资54.7亿元,新开、竣工项目个数位列泰州三市三区第2、第3。
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报告专门肯定了靖江做法,靖江营商环境便利度进入江苏省前十。
防疫情,坚守给党史学习教育提“士气”
作为物资保障组的牵头单位,面对疫情反复,靖江市发改委顶住压力,组织专班力量,迅速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筹备工作,按照应急准备要求,配齐配足符合标准、可随时启用的备用隔离场所22个、1300个房间。
靖江市发改委加强预判,牵头全市医疗防护物资应急储备项目,储备了241万只医用一次性口罩,55万只医用外科口罩,2万只n95口罩,6000套防护服,随时可以投入应急防疫使用。
解民忧,实践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
“近期,疫情叠加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菜价容易大起大落。靖江市发改委将‘菜篮子’问题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地转化成为群众的‘幸福指数’。”靖江市价格检测监审中心主任陈小健说。
靖江市发改委加快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价格监测人员每周对渔婆农贸市场、时代农贸市场、新港农贸市场等市场的104种主副食品的价格进行采集,并在靖江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开发布,目前已发布价格监测信息6期,对出现价格异动的食品及时预警,不断提高保供稳价能力,有效化解民生商品供应和价格波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该项目自6月3日启动以来,受益群众200余人次。
守粮仓,谋划为党史学习教育铸“底气”
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大家心中牵挂的大事。2021年以来,靖江市发改委妥善组织粮食收购,提前开展全市小麦种植面积、产量、质量和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私营烘干房等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让种粮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满意粮”。截至目前,2021年已累计收购新小麦20.8万吨。
靖江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刘俊说:“今后,靖江市发改委将继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到学史力行、知行合一,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忠实地为民办事、为民造福。”
(通讯员/朱娜 林莹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