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阴市澄江街道以传承国学瑰宝、弘扬本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以此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弘扬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澄江街道以课堂、讲座等形式,带领青少年营员们系统性地学习书法、诗歌、传统知识等国学内容,激发青少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环城东路社区邀请成教中心的老师为小营员们上了一堂国学课,老师通过讲解《礼记.月令》和中国古代诗词,带领营员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的知识;革新社区以“书香迎百年 翰墨润希望”为主题开展硬笔书法课,书法老师以歌曲《万疆》的歌词为基础,从横竖撇捺讲起,向营员们传授正确的执笔方式,剖析书体笔画、结构特点,锻炼孩子们的书法能力;花园社区开展“国学小课堂”夏令营活动,国学老师向营员们具体阐述唐调吟诵的意义与由来,带领营员们用唐调吟诵的方式诵读了《岳阳楼记》等经典诗文,让孩子们体会到国学的魅力。
为了提高青少年对于本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澄江街道以弘扬本土文化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夏令营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到江阴本土历史的悠远和文化底蕴的深厚。贯庄社区以“学戏之经典、扬国之瑰宝”为主题,带领孩子们共同学唱锡剧《母校恩情永不忘》。指导老师用地道的锡腔锡韵,反复将唱词、唱腔和动作教给孩子们,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于传统戏剧文化的兴趣;北大街社区开展“新市民‘老江阴’ 趣味共学家乡话”活动,旨在帮助新市民子女更好地融入江阴、融入校园、融入社区。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江阴方言中的简单基本用语,练习用江阴话朗诵诗词等,让孩子们感受到江阴方言的优美;君山社区带领小营员们来到江阴市博物馆学习江阴本土历史。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小营员们了解到江阴千年传承而来的吴文化、让江阴得名“忠义之邦”的仁人志士们的故事和新时代“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加深了孩子们对于江阴本土文化的理解。
结合党史教育,赓续红色血脉。澄江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传承传统文化两大主题有机结合,开展一系列夏令营活动,让青少年在传统艺术、传统故事中感受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西大街社区特邀剪纸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带领大营员们开展“非遗传承,祖国在我心”主题剪纸体验活动,凭着一把剪刀、一方红纸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营员们手指翻飞、纸屑飘落之间,雄伟的天安门、迎风飘扬的党旗便跃然纸上,一张薄薄的红纸,承载了一份厚重的情感;贯庄社区开展红色传统教育讲座,为社区青少年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和无数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以此加强对于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君山社区带领小营员们前往常州拜访民间刻纸艺术传承人,听取红色故事,了解党的百年辉煌。小营员们在观摩红色主题刻纸艺术的同时,聆听刻纸社中的老战士当年保家卫国的壮烈故事,深刻地感受到红色精神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徐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