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曙光就在不远处!|抗疫日志

2021年08月05日 13:49:3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者: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胸外科二病区 副主任护师 王蕾

  “2床阿姨生命体征相对较平稳,脱氧状态下脉氧93%,目前高浓度氧疗维持在96%-97%,胃口不太好,早饭只喝了几口稀饭……”上一班的护士详细和我交接着患者的病情。

  今天(8月5日)我上11点~17点的班,听完交班情况,我舒了一口气,“相对平稳”对于重症病区的患者来说已经是很好的状态了。“阿姨,我是您这班的管床护士王蕾,您喊我小王就行了,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您这会有什么不舒服吗?”隔着厚厚的N95口罩和面屏,我用平时喊的声调和阿姨沟通着。“我想上厕所……”我能看出阿姨有些不好意思。“好的,阿姨。别着急,我去帮您拿便盆。”我去清洗间拿来便盆,拉上窗帘,帮阿姨撤掉心电监护,小心地搀扶她下床排便,再扶她上床,接上监护,安置妥当后拉开窗帘,再去清洗便盆。因为穿着防护服,我们的动作幅度不能过大,平时5分钟就能完成的动作,在舱内要花上将近15分钟,而这15分钟下来,防护服内的手术衣早已湿透。

王蕾(右二)和队友在南京公卫中心战“疫”一线

  “阿姨,您再趴着睡一会儿,医生让我们俯卧位通气,只有多趴趴我们才能早点好。”阿姨听话地翻了个身,我回到病房门口书写特护单,眼睛不时地盯着床边的心电监护,丝毫不敢松懈。“小王我又想上厕所了。”我放下笔来到床边。“小王,不好意思,我又想小便了,好像有点尿急。”阿姨大概觉得麻烦我了,满脸愧疚。“没关系的,阿姨,我这就给你拿便盆。你小便的时候疼不疼啊?”“有点……”“阿姨,您别着急啊,应该有些尿路感染了,我一会帮您汇报医生。”再次将阿姨扶上床后,刚好陈旭锋队长带专家们来床边查房,他们仔细评估分析了阿姨目前的呼吸功能状况,我也将阿姨尿频、尿急的症状向他们汇报,医生指示为患者急查尿常规,留取中段尿培养。查完房后已将近一点了,我将阿姨扶起喝了些水,“尿路感染,我们要多喝些水。”阿姨点点头。“阿姨,刚好午饭来了,我们吃些饭吧,知道您胃口不好,但还是努力吃一些啊,不然我们哪里有力气和病毒战斗呢?”说着我把饭递给阿姨,看着她吃了一些我才安心。

  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再坐下写特护单已经将近一点半,仔细记录完生命体征、出入量、病情变化,我再次走到床边。“阿姨您有什么不舒服吗?”我看阿姨把被子捂得严严实实的,“我冷!”我用手摸了摸阿姨的身子,身子在微微颤抖。“寒颤”,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抬头看监护心率110次/分,脉氧94%。“晨晨,帮我喊一下医生。”我一边安抚观察患者,一边让我的战友帮忙喊医生。医生来到床边指示急查血,培养痰,培养C反应蛋白,生化血常规,患者体温39℃,予以异丙嗪肌注。患者的外周血管收缩塌陷,身体颤抖,再加上隔着的手套,穿刺变得异常困难,我和队友全力合作,采血、留标本、用药,14:30体温38.8℃、心率92次/分、脉氧95%,15:00体温36.8℃、心率87次/分、脉氧97%,体温降了,心率缓了,脉氧升了,我们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阿姨,好些了吧?”“好多了。”“我们再喝点水,这边还有医生给您开的营养素,像奶粉一样,我冲一点给你喝好吗?”“好。”阿姨轻声回答。储物柜上的袋子里有颗猕猴桃,我用温水泡了泡,“阿姨,我们再吃颗猕猴桃吧,您的钾低,这猕猴桃可以补钾。”“嗯,我都听你们的,我能好吧?”我紧紧握住阿姨的手,“能好!我们很快就会好的!”

下班后的王蕾(左一)和队友

  四小时就这样转眼过去了,又到了交接班的时候,我来到床边,仔细向下一班交待着阿姨在我班上的病情变化。“目前阿姨的状况还是比较平稳的,但你还是要多加关注。”我叮嘱着。“姑娘,谢谢你,你辛苦了。”阿姨这句话像一股暖流涌入心间,“不辛苦,一起加油!”我笑着回答。

  我们是重症病区,我们面临的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和突发状况,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必须具备超强的专业素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此次疫情面前,我们医务人员也始终保持同患者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精神。我们相信,曙光就在不远处!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汪乐萍 通讯员/何雨田 编辑/赵梦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