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硬核”抗疫,也离不开“温情”关怀。7月20日以来,南京各区不少基层街道社区在疫情防控严格要求下,也积极创新基层工作方法,及时回应辖区内老百姓的所急所盼,送上体贴的人文关怀。
禄口街道杨树湾村:“315”服务直通车开进群众身边
疫情发生以来,禄口街道杨树湾村至今保持疫情零感染,被当地群众称为“杨坚强”。坚强的背后,是防疫细节的用心。面对居民买药、看病、换燃气、购物资等各种个性化需求,村党支部迅速开展在线讨论、集思广益、智慧碰撞,建立了“315服务直通车”,力争在第一时间了解大家的需求,第一时间服务到家。
所谓“3”,就是3种表达渠道:建立2个网格微信群联系;开通6部电话联系;12个铁脚板进村收集。
“铁脚板”收集
网格微信群联系
“1”个活动中枢,杨树湾村专人组织活动调配,先统计汇总各类需求,然后即时安排指定的志愿者购买物资、购买药品、联系专车就医。
“5”辆直通车:其中3辆直通车负责购买物资,直通居民与物资供应处;1辆直通车负责买药品;1辆医疗T3专车,直通患者与定点医院。服务直通车开通以来,已对接完成居民需求500多件,大大方便了居民隔离中的生活。
江宁东山街道:“微心愿”关爱困难群体
7月26日,江宁东山街道民政科指导下,东山街道30余家社会组织迅速成立困难群众帮扶小组,针对辖区困境儿童、低保户以及特困供养人群,定期开展代办代买、走访慰问、情绪疏导等服务。
8月3日中午,微信群里弹出一条消息,“中前社区卧床老人亟需隔尿垫”,雅慧博社会组织的志愿者姚湘京的一句“好的,我来办”爽快认领了这一需求。2小时后,志愿者将自费采购的物品亲手送至老人家属手中,彰显志愿者担当和服务速度。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举一动“绣花功”。为实现安全、快速地服务困难群体,工作人员力求高效沟通、迅速办事。例如,对于爱心单位捐赠的物资,领导特批“疫情期间先做事,捐赠协议后续补办”。7月29日,帮扶小组在获得社会组织爱心捐赠的600个N95口罩后,第一时间将口罩送到了困难群体和社区志愿者手中。
这类的“微心愿”在东山街道线上微信群中不断涌现,社会组织成员在一次次的“我来认领”中解决困难群众燃眉之急。东山街道社会组织将在特殊时刻凸显作用,让数据多跑路,免百姓奔波苦,守望相助、渡过难关。
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大华社区:一朵玫瑰让居家隔离很暖心
隔离疫情,不隔离爱。在南京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大华社区,为了感谢居家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对家人的负责,以及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社区的“五包一”责任人特意为每一位居家隔离人员送上了一封感谢信和一朵玫瑰花。
“居家隔离让您的行动受到了限制,更承受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您同样是一位令大众敬佩的‘战士’。在此,我们对您的默默付出和对疫情防控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全面加强水路防控力度 进出港区"人车必查"
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从国际航行船舶和船员途径输入、扩散一直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记者在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看到,港口作业现场严格划定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三区",集装箱作业及储存期间,严格做好消杀,国际航行船舶垃圾、生活污水等船舶污染物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港区还严格落实"非必要不登轮""非必须不下船"管控,对登轮作业人员实行专班管理,进出港"人车必查",做到进出港人员和车辆闭环管理,信息准确可溯。
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五支队八大队副大队长王永说:“专班人员工作期间是不能够离开工作区域和码头区域的,而且在厂区是实行专车接送,跟普通的或者说内贸作业的作业人员是严格区分开来。”
南京市六合区:首个救护车洗消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救护车被誉为 "生命之星",转运患者后的消杀工作至关重要。今天(8月4日)上午,南京市六合区首个救护车洗消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洗消中心分为车辆洗消和人员洗消两个部分:救护车完成任务返回后,车辆进入等待区,系统对其进行喷淋,外表使用84消毒液清洗、病员舱过氧化氢清洗、驾驶舱等离子消毒液清洗;随车人员则同步进入人员通道进行清洗、消毒。整个洗消流程仅需30分钟左右,而且人、车"各行其道",最大限度避免感染发生。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崔元江说:“洗消中心建成以后,我们负压救护车洗消的效率是原来的双倍,机洗比人洗更全面,不留死角、更安全。 ”
江苏省各地各部门也正纷纷行动,进一步从紧从严织密织牢防控网,守护百姓生命安全。省民政系统优化简化流程,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省教育厅明确一律不新安排在校生参加暑期集中实习实训活动。宿迁泗阳对快递包裹逐件消毒,坚决防止疫情通过快递渠道传播。淮安多家医院实行门诊分时段、实名制、全预约的诊疗模式,问诊病人还可以互联网问诊,确保患者和就诊人员的安全。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利用科技手段,将智能测温贴运用到居家隔离市民的健康监测中,市民只需将酷似创可贴的测温贴放在腋下等待五分钟左右,即在手机得到准确的体温,点击确认后,系统会将数据自动上传至终端,实现体温数据"云监控"。
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党工委政法委员王绍伦表示:“利用门磁、监控、体温贴等科技手段,前期我们对街道所有的数据进行摸排,结合市区下发的指令,第一时间建立数据库,为疫情防控提供大数据支撑。”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罗聪懿 王鹏 郭艺 浦沫瀚 陈晓风 顾啸云 通讯员/顾蓉蓉 王彤 编辑/高若婷 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