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深入排查自然资源规划领域涉及民生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研究确定办实事内容、具体措施、实施计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敢为人先的魄力,让服务有“态度”、有“速度”、有“温度”。
以高标准提升群众获得感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用服务领悟党史高度,学史力行。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领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该清单包括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常态化开展“交房(地)即发证”,深化“线上苏小登”建设,实行周六延时服务,登记费、公证费和证书邮寄费三项全免等共10项内容。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以“强化责任、推进落实、解决难题、检查督促”等为工作重点,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确保件件工作有部署、项项任务有着落,以工作实效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群众满意度。
以高效率为群众带来获得感
近日,宜兴市宜城街道某新村部分住户代表来到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咨询房屋产权登记事宜。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涉及楼栋有10户居民尚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总房产证仍登记在村委名下,这给住户子女就近读书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困难和不便。宜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会同税务部门,以及申请人代表、村委代表、开发公司代表协商解决措施。各相关部门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压实责任、担当作为、协同推进,主动吃透历史遗留问题症结,找准处理办法,切实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办实,力求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因为成因复杂、涉及面广,各种“疑难杂症”屡见不鲜,成为导致“登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议事厅”,让当事人直接深入参与到讨论商议的过程之中,听民意、答疑虑、找症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将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绩,稳步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以高质量提升群众幸福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抓好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思路,在夯实基础工作,抓好队伍建设,强基固本上下功夫。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对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相关文件内容的把握,将政策精神融入工作、指导工作。5月29日,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展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专题培训,切实增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技能,为业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打下了良好基础。
“小小一本证,牵动万家心”。此次培训结合日常登记案例对常见的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规范,并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学习,不等不靠,及时有效处理问题;要建立健全常态化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进一步打通堵点、解决难点,化解群众的办证“死循环”难题;依法审慎登记,注意对时间节点以及相应法律法规政策的把握,不让投机分子钻空子、搭便车。(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