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丰县:践行职教历史使命 成就学员精彩人生

2021年07月26日 13:16:1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办学特色出发,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扎实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扶贫助困等,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学员职业成长。

  加强校企合作 共探产教融合

  为了深度推动校企合作,共探产教融合,丰县中等专业学校经常骨干力量深入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评价,收集用人单位对丰县中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探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方向。

  目前,丰县中专校已与江苏巨杰集团、徐州埃比西斯、欣丰达、木道家居等2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每年约有100余名学生到各企业实习和就业。尤其是和江苏巨杰集团共建的现代学徒制培训中心,成效显著。截至2021年暑假,学校已有20余名毕业生在巨杰就业,其中李培良、韩磊同学已经成为部门负责人;李鹏、李驰宇、于尊兴同学已经成为技术骨干,负责数控精加工板块。

  今年6月份,江苏巨杰集团特意派代表参加五年高职首届毕业生典礼并赠送锦旗,对学校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表示衷心感谢,并表达了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意愿。这些事例生动地说明校企合作深远意义,也凸显了丰县中专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影响力,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普惠技能培训 保障退役就业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成功申报成为徐州市 " 退役军人补贴性教育培训承训机构 "。学校继续教育处党支部按照相关部署,把解决退役军人专业技能培训需求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相结合,切实开展了一系列普惠工作,确保技能培训送到手,退役就业心无忧。

  朱良杰,是第一期培训班中年龄最小的退伍军人,只有21岁。他说:“刚退伍的时候,内心很迷茫,没有一技之长,一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自从参加丰县中专校的职业技能培训后,学习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受益匪浅。待学习结束后,学校还会给我们牵线搭桥,介绍企业,能够学有所用,所以我学得很带劲,这下再也不愁了。”说这话的时候,小伙子脸上洋溢着自信阳光的笑容。

  如果说年龄最小的朱良杰在这里找到了人生新方向,那么,今年已经68岁的刘庆华,则是在这里体验了别样夕阳红。尽管已经白发苍苍,但是刘庆华学习特别刻苦,每天早来晚走。有人开玩笑地问他,这么大年纪还来学习计算机,不觉得辛苦吗?他笑呵呵地说:“不辛苦、不辛苦,现在计算机应用那么广泛,我们年纪大的人如果再不学习,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弃。我现在学了就可以用,学会之后可以在我孩子的工厂里用计算机管理账目,省了很多事,实在是太方便了。”

  俗话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一老一少”两名退伍军人的求学故事之所以格外让人动容,就是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奋斗人生的勇气和魄力。而这也正是培训班的真正意义所在--只要你愿意改变,丰县中专校就毫无保留地提供助力。

  提升村干部学历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村干部肩负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神圣职责,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丰县中专校党员干部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村干部存在学历偏低、观念滞后、视野思路不开阔等问题,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充分利用国家教育部与多部委合作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提升计划,与县委组织部合作,实施丰县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分三批对全县村干部进行学历提升培训。

  郭园是丰县孙楼街道沙园村民兵营长,今年45岁。作为一名文化水平有待提升的基层干部,他始终有着“我要学习,我要提升,才能不被时代淘汰的紧迫感”。所以,自从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提升班以来,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来学习,不是来混文凭的,我想要文凭,但更想要水平。只有水平够了,才能被人信服,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简单质朴的话语,体现出的却是一颗热忱向善的心。

  在培训班中,像郭园这样的村干部还有很多,他们思想上要求进步,努力想把自己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时代弄潮儿。在此基础上,丰县中专校进一步增强他们执行农村政策、引领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群众的本领,使之成为能够胜任基层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助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思想保障。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指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真正做到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成就学员精彩人生。

  (来源:丰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周维 路硕 编辑/苏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