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记者从连云港市政府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连云港市进一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治理理念,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修复为手段,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化肥、农药施用总量显著减少,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污、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据悉,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方面,连云港市按照“精、调、改、替、轮”五字方针,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建立化肥减量等各类示范区14个,示范面积近5000亩,新增水肥一体化5600亩,基本实现主要经济作物全覆盖,东海县、赣榆区入选省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更大范围地带动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用量、实现节本增效。
为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连云港市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相融合,建设省市县三级绿色防控示范区39个,发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织300余家,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绿色防控产品)使用占比已超过90%,农药使用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与此同时,巩固提升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抓好已建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行,实现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100%、粪污零排放。加快非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配套,分乡镇、分类别建立基础信息档案,统一治污设施配套标准,确保完成年度治理目标。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赣榆区“1+12+N”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受到国务院督查组激励、在全市推广,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连云港市进一步拓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按照政府主导、财政补贴、群众受益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农民增收注入新活力。提升区域秸秆多元化利用能力,扩大秸秆离田规模,全市小麦秸秆还田279.6万亩,秸秆离田收储72.9万亩,推广深耕犁翻3.5万亩。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基本建立,“五个一”标准网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建成各级回收网点125家,回收农膜1.7万吨,回收率93.56%,基本形成覆盖主要用膜区域的回收网络体系。
(来源:江苏广电连云港中心站/吴斌 仲启飞 通讯员/闫伟 胡晨浩 房健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