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24年 南京这位老师好有爱!

2021年07月21日 11:06:4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有这样一位乡村教师,她性格直爽,为人正直;她爱生如子,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如同一颗火球,温暖着每一位师生,让人身心愉悦。她,就是南京市六合区马鞍学校小学部杨小芳老师。

  扎根乡村,志向如磐

  24年前,20岁的杨小芳带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想信念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来到了六合马鞍,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24年来,她如同一面旗帜,扎根乡村,无我奉献:中学迎来入学高峰,需要教师,她到中学教语文;村小盛岗教师流失严重,需要骨干引领,她到村小埋头苦干;马鞍学校缺少教师,她又回来顶上岗位……同事们感慨地说,在农村学校,锦上添花固然很好,雪中送炭更是难能可贵!

  五年前,杨老师的女儿读中学,即将中考女儿需要母亲的陪伴,女儿恳求她、希望她进城。恰逢六合城区扩容,需要优秀教师进驻,杨老师也符合进城条件。杨老师连续两个晚上彻夜难眠:一边是女儿期盼,一边是乡村小学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熬红了眼睛,杨老师还是满怀歉意地告诉女儿:“我答应了孩子们会教他们到毕业,我不能食言!”回想当初的选择,杨老师饱含对女儿的愧疚与自责。

  就是这样的一位乡村老师,遵循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始终不忘初心,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敬业乐业。24年中,杨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21年。有时,因为给女儿准备早饭,时间紧,她打车也要及时赶到学校陪着学生早读。有朋友笑话她,不参加早读又不扣钱,你打车的钱谁报销?杨老师只是一笑而过……

  阅读润心,萤火燎原

  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多。这些孩子缺少关爱、缺少学习陪伴,很多人不爱阅读。杨老师有个朴素的想法:老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老师是源头活水,学生才能汲取到汩汩清泉。她决定身体力行,自己带着学生一块儿阅读。

  杨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精心选择优秀读物,早晨陪着孩子读,和他们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午休她放弃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静读;多少次课间,别人聊天时,她捧着一本书,坐在班级安静地阅读。课堂上,她用娓娓动听的故事吸引着孩子们,等吊足大家的胃口时,她却戛然而止,把悬念留给孩子们去解。

  在她的引领下,孩子们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孩子们说:杨老师送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就是良好的阅读习惯!

  师爱涓涓,沁人心田

  班上单亲家庭孩子比较多,心灵敏感脆弱。有位小班长机灵活泼,可是因为父母离异,孩子一度很叛逆,杨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找来孩子谈心。在她耐心询问下,孩子哭着说:“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了……”杨老师一把搂过孩子说:“以后你就把杨老师当作妈妈,有任何困难,任何烦心事,都可以向老师倾诉。”在杨老师的关爱和抚慰下,小班长逐渐走出了阴影,成绩稳步回升了。

  杨老师像母亲一般温柔地呵护着每一个孩子。冬天很冷,经常有孩子受凉肚子疼,杨老师就会把孩子叫到办公室里,给他们冲一个暖水袋,嘘寒问暖。孩子在日记中写道“老师那关切的眼神,那充满爱的热水袋,就像一股暖流流进我的心田,让我感受到母亲般的爱……”

  有一个非常顽皮的孩子,平时总是调皮捣蛋,杨老师为他操碎了心,却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四年后这位孩子毕业了,他在寄给杨老师的元旦贺卡中写道:“杨老师,我长大懂事了,感谢您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遇见您,是我自出生到现在,最幸运的事!”

  杨老师说:“我无法改变他们的环境,但我应该引导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心怀感恩,求进不止

  杨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是杨老师保持教学青春的诀窍。为了把课上好,她常彻夜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她积极外出听课,努力学习,认真撰写心得体会,所带班级教学质量在街镇质量调研中长期名列前茅;她辅导学生参加书法比赛、作文竞赛、讲故事比赛,每每斩获颇丰。

  她本人也被评为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最美教师和教学能手。杨老师却从不认为自己优秀,她始终认为是集体的力量成就了平凡的她,是学校这片沃土滋养了她。

  杨小芳,千千万万乡村教师中的一员,如一株小小的苔花,浸润着学生的心田,绽放着独属于自己的芳华!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通讯员/熊立军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