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梦圆 小康答卷】“百姓富”——可感可知的江苏温度

2021年07月20日 19:14:48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千年夙愿。今朝梦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起步、解决温饱”,到如今“快速发展、生活富足”。一组组亮眼成绩单,勾勒出江苏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轨迹,承载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百姓富”成为高水平全面小康江苏答卷上那个最温暖的字眼。

  江苏台记者罗聪懿说:“曾几何时,‘供销社’‘凭票供应’是一个时代人们关于‘物质生活’的鲜明印记。那时,千方百计置办必备‘大件’是人们对生活改善的迫切愿望。如今,从‘凭票买’到‘任意购’,‘大件’内涵不断变化,消费升级无处不在……消费方式、消费内容乃至于消费观念的日新月异,映照出江苏人对更美好生活的火热追求。”

  常州市民说:“购物的方式很多,基本上是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可以说是买遍全球吧。”

  南通市民说:“会经常打卡一些不同风格和文化元素的店,让我们有一种新的感官和体验。”

  宿迁市民说:“平时我就是喜欢健身或者在家看看剧、出门看看展,各种文化建设也很丰富。”

  “说买就买”“说走就走”的底气,源自持续增长的收入,也成为“百姓富”最直观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扎实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水平。从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到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出台富民33条意见;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就业“金饭碗”;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扶持创业“当老板”;从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到发力“健康江苏”建设;从扎紧织牢社会保障网,到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全省上下始终聚焦群众的所需所盼,以破解难题的“力度”提升民生发展的“温度”。2015年,在率先达到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4000元全国标准的基础上,江苏自加压力,定下新一轮人均年收入6000元的标准。2019年底,254.9万省定低收入人口、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

  到2020年,全省人均GDP达12.1万元,连续12年居全国前列。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390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201元。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度超过90%,居民健康、养老、托幼、住房、体育等水平全国领先 。

  罗聪懿说:“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淮安市洪泽区的岔河镇,这里的集中居住点已经是连片的二层小楼。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村民还办起了农家乐。”

  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陈向村村民张德权说:“我们离景区几百米远,旅游的人经常到我们这里来吃饭的。一天三四百,一年十几万块钱。蛮好的。” 

  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陈向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王春林说:“如今行走在村里,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民舍整齐美观、广场错落有致、街道宽敞清洁、水清岸绿景美,大家都过上了开心安心舒心的日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江苏全面小康的短板在苏北,苏北的短板在农村,农村的短板在住房条件。2018年以来,以苏北农房改善为抓手,江苏全面系统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让苏北农民有了“广厦千万间”,更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的改善,乡村特色进一步彰显,农村产业持续提升。     

  截至2020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37∶1下降到2020年的2.19∶1。全省粮食总产连续七年超700亿斤,8个千亿元级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美丽宜人、业兴人和”成为城乡蓬勃兴旺的鲜明注脚。

  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种植户王野说:“普遍采用机械化作业,作物年产都在一万块钱左右。”

  连云港市赣榆区海脐村村民王利民说:“我们这新一代的也是靠海吃海,只不过我们把渔网变成互联网,把我们家乡的海鲜推向全中国。”

  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教授张颢瀚说:“江苏牢牢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宗旨,坚持改革创新多措并举,坚持以民生幸福作为主导,着力在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群体差距上不断加以推进,使我们的小康更加全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普遍明显增强。我们已经奠定了非常厚实的基础,一定能够按照总书记‘争当表率 争做示范 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战略目标要求,在新征程上创造出更好的经验,取得更大的辉煌成果。”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马遥 罗聪懿 杨帆 供片台/淮安台 洪泽台 宿迁台 南通台 常州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