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峰:让“复兴号”奔驰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丨入党

2021年07月20日 17:06:0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因为一直保持为国为民的初心,一直在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持续不断地吸引着新鲜血液。因为一大批优秀者、奋斗者不断在向党组织靠拢,见贤思齐,百年大党始终保持着初次出发时的热情与活力,永远青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身处“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百年大党昂首阔步。江苏新闻广播&我苏网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入党》,与您一同见证新时代信仰的力量。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厂,由王荷波同志领导的南京第一个党小组和工会组织就诞生在这里。这片红色的土地,革命奋斗精神代代相传,见证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从成长、壮大到领先的过程,也激励着新时代的铁路人肩负起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的使命。系列报道《入党》,我们来认识,为世界首条高原铁路开通助力的新党员周剑峰!


  6月25号,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开通。“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开上了青藏高原。这一天,对于这趟动车组的设计者之一、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周剑峰来说是个大日子。由于后续工作需要,没能亲临现场,但在电视直播中看到那一抹亮绿起步、加速、奔驰,他心潮澎湃:“‘复兴号’的发车是对我工作的一个莫大肯定。这条铁路是全世界首条高原铁路,它的顺利开通其实标志着我们国家轨道建设在全世界已经走到了前列。”

  始建于1908年的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是南京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工会组织的诞生地。周剑峰家离这里仅有几公里,小时候,他就知道这是个承载百年历史的地方。

  “工人也是人......不管前方道路多么艰险,我一定会坚持走下去......如果不和人民同甘共苦,我们的事业必将在迷茫中被毁掉......”《王荷波》话剧多次上演,他的革命历史在“浦镇”传颂,他代表的“品重柱石”精神标志随处可见。一百年来,“浦镇”是中国现代工业、机车车辆工业从屈辱、抗争到振兴、发展、强大的见证。2010年入职后,经过几年的工作历练和红色文化的浸润,周剑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希望跟随王荷波的脚步,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重担。2020年5月,周剑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这一年,他接到了“冲上高原”的任务——为奔跑在拉林铁路上的复兴号列车设计空调系统。拉林铁路位于青藏高原,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海拔高、隧道多且长,如何解决车内环境舒适性这个难题摆在了周剑峰面前。

  “拉林铁路处于高原缺氧的环境中,其次列车在高速进入隧道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耳鸣的感觉。空调系统需要解决这两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我们从南京开始,到西安,再到拉萨,从高原到平原,前前后后大概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白天在线路上跑实验,晚上回来还要解决问题。当时在拉萨基本都是在后半夜才休息。”周剑峰说道。

  拉林铁路是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6月,随着拉林铁路的开通,周剑峰通过了预备党员转正。他说:“从去年10月份接到任务,到1月份图纸设计完成,再到4月份生产制造完成,6月份试验完成,我始终是冲在一线。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奋斗,中国共产党有一个特点,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个人是没有办法去完成这么伟大的壮举的。”

  周剑峰办公的产品研发大楼一楼,是一处名为“先锋源”红色文化教育阵地的党员活动室。早期的蒸汽绿皮火车车厢座椅、小桌板成为了党员谈心、交流的场所。头顶的灯罩、相对而坐的座椅、隔栅式的行李架,都是“浦镇制造”。每当工作上遇到难题、团队需要小组讨论时,周剑峰都会选择在这个“车厢活动室”开会。在这里讨论着新时代的“复兴号”,别样的“穿越感”让他对党员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1905年詹天佑京张铁路的设计建成,到2021年第一条高原铁路的顺利开通,铁路也完成了百年的复兴。我将继续发扬王荷波精神,向着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迈进,一定会把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继承与发展下去,做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新时代先锋!”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施忆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