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抗战决死书:今民国蒙尘,卑职愿手挽朔县父老乡亲,共奉义旗,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族争生存……”
过去两个月,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社工委推出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结合时下在年轻人间流行的“真人角色扮演”游戏——剧本杀,通过再现1937年山西朔县的抗战情境,参与者们以第一视角体验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感受革命先辈们那段可歌可泣的人生。
活动选用的剧本为今年剧本杀的口碑之作《兵临城下》,由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西洛巷社区党支部书记俞玮桢在其中反串一名军人,为了稳定军心、团结更多人抵抗日寇,她还发表了一篇动员演说,“当时真的特别想流泪,就好像动员演说后,我真的要冲出去战斗一样。作为一名军人,我深刻感受到保家卫国的职责所在,因此做出了与无数革命先烈一样的选择。此次活动,带我们沉浸式地感受了动荡年代的革命精神。”
事实上,像这样的“红色剧本杀”苏州东沙湖已开展了十几场,未来也将持续进行。东沙湖社工委党群办副主任许超说,这种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模式成功激发了年轻党员的学习热情,“以前都是我们去通知党员,说我们这边有什么活动请他们来参加,但现在因为有了红色剧本杀,情况就反过来,变成他们主动来问,最终实现了一个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情节动人,参与性强是剧本杀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下年轻人乐于参与的形式,如何利用这样的方式,让“红色剧本杀”推动党史学习呢?在《兵临城下》的作者猫斯图看来,还原历史,感受历史,身临其境的演绎方式会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人性是相通的,在参考历史的条件下,我们会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看,原来我们抗日的胜利是因为有这些革命先辈在承受着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其中的教育性自然也就体现出来了。”
除了苏州,无锡、淮安、上海等地有不少基层党组织开始关注和利用“红色剧本杀”这一新方式。由于市面上能够满足党史学习教育要求的“红色本”非常少,有的党组织便开始自主创作沉浸式党课剧本。
许超说,“我们正在创作的红色剧本的党史知识点会更密集,我们还会在游戏中让党员所扮演的角色去重温入党誓词,让整个红色剧本更有代入感和仪式感。”
据某剧本杀宣发平台统计,《兵临城下》的续作《兵临城下2:你好,新天津》发货仅两周全网销量便破四千,延续了《兵临城下》的好口碑。除此之外,《孤城》《南京1937》《谍影》系列等主旋律内容作品也是叫好又叫座,可见人们对于高情感、体现家国情怀的剧本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作为此类剧本的头部玩家,老玉米联合工作室同样收到了不少基层党组织抛来的橄榄枝。在合作“红色本”时,老玉米表示剧本质量仍是重中之重:“创作此类剧本的基础仍然是一个好的故事,一群丰满的人物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能够给玩家带来多少感悟与思考,我希望能把我们内心的光明或信仰带给玩家。”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刘正则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