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的这个江苏村落,缘何成为乡村振兴的“模范生”?

2021年07月17日 18:12:5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家家有住房、人人有工作、个个有福利,村子的老书记吴栋材曾受到三任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就是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南丰镇的永联村。

  今天(717日),央视的专题直播用六分钟的时间聚焦永联村,对它取得的小康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曾经沙洲县(张家港市前身)最小、最穷的村庄,是如何实现华丽蜕变,成为中国乡村治理的“模范生”?它的转型路径背后又有怎样的示范意义?

  这要从永联村的两位书记说起。

  乡村旅游产业兴旺 新老书记的传承接力

  过去,永联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子。1978年,43岁的吴栋材被“空降”到这里当书记,胆大的吴栋材做了“破天荒”一个决定:把低洼地挖成鱼塘,挖出的土填成高地种粮。第二年永联村的农作物和渔业实现了双丰收。

吴栋材(右三)、吴惠芳(右二)与其他村党委班子成员规划发展蓝图。   

  吴栋材不满足于此,看准苏南农村变富,农民盖房需要大量钢筋的商机,1984年,他带领永联村果断关掉8个小厂,自筹30万元办起轧钢厂。厂子越办越大,也迎来了乡镇企业体制改革,大环境鼓励集体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革转给个人,面对巨额财富,吴栋材又做了一个决定:主动让股,给全村人栽下“摇钱树”——将股份留一部分给永联村集体。

  2005年,眼见后继乏人,70岁的吴栋材找来了已经在部队中功成名就的儿子。带着一份折服和感动,已经做到上校军官的吴惠芳放弃部队升迁的机会,转业回到永联村,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

  彼时,在老书记吴栋材的掌舵下,永联村已由长江边的荒村蝶变为苏南地区数一数二的富裕村庄,然而,在吴惠芳的眼中,从“创业”到“发展”,如何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构建与之匹配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是他在“第二战场”上面临的新问题。

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

  吴惠芳一边向全村人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随时听取村民诉求,一边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走家串户,了解村规民情,摸清企业情况,把大家对新农村的期盼一一记下来。随后,从规划入手,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村子建成了苗木、粮食、花果蔬菜等基地,同时实行集中居住,村民们搬进了楼房。

  几年间一座现代化小镇拔地而起。产业兴旺,乡村才能真正振兴,在两代人的努力下,经过以工兴村、轧钢富村、并队扩村、炼钢强村等发展阶段,昔日的农民轧钢厂发展成了永钢集团,经济实力与日俱增。

  为了切实帮助农民就业增收,吴惠芳还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在他的推动下,江南农耕文化园2010年正式开园。依托紧邻长江入海口的区位优势,永联村建起了江鲜美食一条街,打造全国知名乡村旅游品牌。如今,每年来永联旅游的游客近100万人次,旅游收入接近一个亿,永联旅游吸纳劳动力近500人。

    口袋到脑袋 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吴惠芳相信,“一座小镇拔地而起,用钱可以解决,但入住的农民不会‘立地成佛’。如何成为文明的市民,进而转变为合格的公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最大难点。”

  市民化、公民化,不是一蹴而就,更需要精神文明的长效建设。于是,永联村里陆续建起了免费开放的图书馆、戏楼等公共设施。每季一台晚会、每月一次讲座、每周一场电影、每天一出小戏,让村民们的精神生活日益富足。村里还建成爱心互助街,成立志愿者联合会,为村民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2004年,文明家庭奖作为永联村的一项管理办法,也开始落地生效,并不断改进。文明积分60分以上,且没有扣分项的家庭即可入选文明家庭评优活动。根据家庭文明积分,被评为“文明家庭标兵户”、“金质文明家庭”的都会发一块牌子挂在门上。文明礼貌、爱心互助、诚实守信……永联村的居民开始从新型的农民走向文明的居民。

  公共服务共享共治 制度破题的科学治理

  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百姓们也开始关心并希望参与集体利益分配的制定。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个体现当家作主的场合,让基层民主看得见摸得着?共建、共享、共治成为吴惠芳的妙招:“让村民享受城镇化公共管理和服务,让农民得实惠,共享土地上的发展成果并参与到农村的建设治理。”

  基于这个原则,全村在不同发展阶段,分别设定了“并队扩村”“集体持股”“按户分配”等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到2020年,永联村先后合并了5个行政村,全村1万多名新老永联人都能同等享受到生活补助费、养老金、助学金等11项福利保障。99%的永联村民享受到了城镇化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村民在永联一站式健康小屋体检。

  村子里的一站式健康小屋内设置了“专家诊疗室”,聘请了三甲医院的心理、骨伤科、呼吸科、中医理疗等方面专家,定期到社区为居民开展优质医疗服务。

  为了让村民“自己当家作主”,永联村还建立了村民议事厅,有200多个座位,配套建有可供非参会对象旁听、实时观看的参观通道和同步直播LED大屏,充分保障非参会代表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使代表权利透明运行。

  过去,几百人的会场坐得稀稀拉拉、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如今,在吴惠芳的带动下,坐序一律朝前、手机一律震动、参会一律准时。

  在吴惠芳脑中,一个村庄的文明建设有三个层次:一是怎么把农民职业化,自食其力是文明的前提;二是如何把职业化的农民变为文明的市民,让生产和生活分开;三是从市民成为合格的公民,在社区生活中发声、参与民主自治。而他也是按照这个目标,一步步做的。

  如今永联村的乡村振兴的答卷成绩斐然:农业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4.5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5.8万元,是江苏省年人均收入的2.63倍。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永联村作为中国农村城镇化范本在中国馆展示,是米兰世博会上唯一参展的中国村庄。

  2019年的第十九届全国“村长”论坛,来自全国各地上千名“村长”集聚到永联村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领先带头的苏州第一经济强村永联村也开始了它新的探索: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发展体系、建设高品质的乡村人居环境、形成高效率的乡村治理体系、制定高水平的生活富裕指数。“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完成从新型农民到文明居民再到合格公民的跨越,尽管道路漫长,但值得坚守。”吴惠芳说。

  (我苏网综合自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澎湃新闻 编辑/杨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