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一周内降到正常值 痛风却犯了 夏季这类人群要当心!

2021年07月14日 20:56:2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炎炎夏日,对于尿酸偏高的人群来说,又到了危险的季节。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大量出汗,导致血液中尿酸浓缩,不少人喜欢喝啤酒吃烧烤,加之摄入较多高嘌呤食物,极易诱发痛风。对此,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办法快速降尿酸。今天记者在江苏省中医院采访到专家,专家提醒,尿酸下降过快未必是好事,可能会导致痛风发作甚至加重。

  一周内尿酸降到正常值  痛风却犯了

  昨天上午,在江苏省中医院风湿病科门诊,30岁出头的张先生坐在轮椅上,满脸痛苦地被妻子推进诊室。据了解,张先生在月初检查时,意外发现自己血尿酸高达650mol/L。担心痛风发作,在朋友推荐下他买了些降尿酸药自行服用。药效立竿见影,一周后复查血尿酸已经降到了310mol/L,达到正常值范围。但张先生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自己的膝关节皮肤潮红发热,关节也逐渐肿胀疼痛,很快就痛到无法行走。经检查,他被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明明已经正常了,为什么痛风还会发作?”张先生觉得难以理解。对此,接诊的风湿病科主任中医师郭峰解释说,这种现象又叫“溶晶痛”,是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过程中,血中的尿酸水平迅速降低,于是关节内的痛风石融化崩解,释放出不溶性的尿酸盐结晶。尿酸盐结晶具有很强的致炎性,可以诱导白细胞趋化,产生大量炎症介质,导致剧烈的红肿热痛反应,从而形成急性痛风。

  “溶晶痛”固然可怕  但可有效预防

  尿酸迅速升高会诱发痛风发生毋庸置疑,尿酸的迅速降低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痛风,还真是一个“娇宝宝”。溶晶痛固然可怕,但只要做好防治措施,还是能将其控制住的。

  1、降尿酸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降尿酸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使血尿酸平稳下降,而非骤降,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溶晶痛”的发生。以非布司他为例,可以从10mg/日、20mg/日的剂量开始服用,耐受后再逐步加量,直至尿酸达标。

  2、提前干预,预防用药

  降尿酸药物使用早期,可以配合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0.5mg-1mg/日),这样可以帮助机体安稳度过“溶晶痛”的敏感时期。最大程度的避免“溶晶痛”的发生。预防用药一般用至6个月。如秋水仙碱不耐受或出现不良反应,也可使用小剂量止痛药,如美罗昔康、塞来昔布等代替。

  3、发作期不新加用降尿酸药物

  痛风患者发作时候疼痛难忍,此时恨不得立马把尿酸降下来!但您千万别急,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此时加用降尿酸药物不但不能缓解疼痛,反而可能让痛风来的更凶猛,诱发出剧烈的“溶晶痛”。正确的做法是先抗炎镇痛,待疼痛完全缓解1-2周后,再加用降尿酸药物——安全放心,效果好。

  4、中医药的使用

  在中医理论中,痛风往往被定义为“痹证”的范畴,一般认为或由饮食不节,肆食肥甘,或由脾胃虚弱,运化欠利,最终湿热内盛,不能排出体外,痹阻经络,或生疼做痛,或化石生瘀。总之,湿热瘀浊,阻肆经络,横生诸证。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可以直清湿热,兼调脾胃。与西医“降尿酸”“抗炎镇痛”分时治疗不一样,中医对痛风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起到降低尿酸、止痛消肿的作用,还能够在配合西药降尿酸期间,缓解“溶晶痛”。对于服用中药水剂不方便的患者,该院的内制剂“热痹消颗粒”对湿热痹阻型痛风患者,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溶晶痛的作用。还可以调整体质,改善湿热体质状态,起到“一专多能的效果”。当然,做到这四点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会出现“溶晶痛”,但“溶晶痛”发生的概率和程度都将会大大的降低。

  夏季来临 尿酸高的人群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专家强调,夏季来临,为了避免遭受痛风折磨,尿酸偏高的人群尤其及早干预,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是关键。

  1、合理控制饮食

  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高热量饮食,少喝啤酒、少吃海鲜,饮料也需限制饮用,同时注意荤素搭配。避免高嘌呤饮食:动物内脏(尤其是脑、肝、肾),海产品(尤其是海鱼、贝壳等)和浓肉汤含嘌呤较高;鱼类、肉类也含有一定量嘌呤。各种谷类、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含嘌呤最少,而且蔬菜水果等属于碱性食物,有助于降尿酸,应多进食。

  2、摄入充足的水分

  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有助于尿酸的排出。多喝弱碱水,弱碱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可以清除人体内酸性代谢物,改善痛风患者的酸性体质,能够更好地促进尿酸排出体外。一些天然的矿泉水、苏打水都是弱碱性水。建议每天2-3升,出汗后立即补充。

  3、纠正不良习惯

  生活作息要规律,纠正长期熬夜、大量酗酒或是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等坏习惯。

  4、积极锻炼身体

  积极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同时也有利于减少脂肪堆积,在预防各类疾病起到积极的作用。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邓曦 郑伟 通讯员/孙茜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