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里藏旧址!革命斗争曾在这里秘密进行……

2021年07月12日 10:36: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红色足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全媒体新闻行动采访团来到秦南镇宝奎村中共盐城县工委旧址。

  中共盐城县工委旧址坐落于秦南镇宝奎村庙子堡小学旧址内,其红色文化展厅内通过图文展示、革命遗物展出等形式详细介绍了还寄萍、刘大谟等同志及宝奎村烈士的抗战历程。

  一起来看看这里藏着怎样的故事。

  还寄萍,出生于庙子堡村,于1928年担任盐城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由于日军和汉奸勾结,党组织连续不断地遭到破坏,共产党人不断被捕和杀害,1933年8月,盐城县委再度遭到破坏之后,党组织间已逐渐失去联系,直至1935年,盐城地区共产党的一切活动已经完全停止。

▲工委所在地庙子堡小学(今秦南庙子堡村还氏宗祠)

  1939年9月,苏皖第三地委响应中共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指示,派刘大谟到盐城来重新发展党组织,开展地下工作。为了掩护刘大谟的身份,还寄萍将自己在庙子堡小学教员一职相让与她。此时,中国共产党盐城县工作委员会宣告成立,工委机关就设在还氏宗祠内。白天,还氏宗祠是一所学校,小学生在此读书写字;晚上,各种会议在此召开,各种决策在此筹划。分析当前形势、制定对敌斗争方案、安排党的活动、交流汇报情况、入党宣誓……都在这里秘密地进行着。

  在这所党的秘密机关的正确指挥下,苏北里下河地区蓬勃的革命斗争波澜壮阔,不断向前推进、发展、壮大。1940年10月,当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盐城后,刘大谟,这个常常穿蓝旗袍的大姑娘却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内。人们这才猛然醒悟,原来这位和蔼可亲的女先生竟是共产党的大领导,还氏宗祠竟是中共盐城县工委所在地、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政治中心。

  盐城县工作委员会是在盐城重建县委这一历史背景下设立的一个特别机构,它就是中共盐城县委的前身。从1939年10月到1940年6月,这短暂的九个月的历史瞬间,在盐城“息影”七年的共产党组织,骤然成为掀起声势浩大的革命的强者,它为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并使盐城地区成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九个月革命斗争留下的雪泥鸿爪,充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盐城县工委重要作用和功勋。

  (来源:盐都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苏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