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功勋 | 纵横捭阖铸就谍战传奇

2021年07月02日 20:56:38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932年4月的一天午后,上海龙门路一番繁忙景象,倏而一声枪响,时任淞沪警备司令部督察长的王斌被击毙于闹市中心,此人专门负责在租界抓捕和引渡共产党人,可谓血债累累。消息不胫而走,笼罩在城市上空的白色恐怖被狠狠撕开,一度处境艰难的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赢得喘息。而创造这次机会的幕后策划者,正是中共隐蔽战线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潘汉年。

  1906年,潘汉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一个书香世家,19岁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是一位知名的左翼作家和中共文化战线上的重要领导人。

  1931年,一场灾难突袭潜伏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也改变了潘汉年的人生轨迹。

  这一年4月,参与中央特科领导工作的顾顺章被捕叛变,中共情报员钱壮飞截获情报后及时报警,虽然包括周恩来在内的数位领导人和大批同志安全转移,还是对党的工作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5月,经周恩来周密部署,新的中央特科迅速改组重建。时年25岁的潘汉年临危受命,担任情报科科长,后来,他还承担起中央特科的领导工作。

  面对几乎破坏殆尽的情报网和敌人的嚣张气焰,潘汉年立即着手进行反击。铲除王斌的行动鼓舞了士气,反共行动也终有收敛。

  灯红酒绿的上海滩,人们常能看到一位西装革履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年轻人,因为他举止儒雅、风度翩翩,旧时对富家公子的称呼“小开”,便也成了他的代号。

  多年积累的丰富人脉成了“小开”潘汉年最好的掩护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情报活动逐渐恢复,还在英法租界巡捕房、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等敌对营垒内部发展“内线”,开辟了新的情报来源。

  1931年6月,中共中央领导人向忠发被秘密逮捕,潘汉年通过巡捕房“内线”第一时间获知消息并发出预警,保护了周恩来等人的安全。后,蒋介石下令向忠发就地处决,在大家陷入一片悲愤之中时,潘汉年又及时拿到向忠发全部口供的手抄件,交给周恩来审阅,口供中有许多内容,除向忠发之外无人知晓,进而确认向忠发已经叛变,这才停止了预定的悼念活动。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新形势,中共中央1939年成立了中央社会部,潘年被任命为中央社会部副部长,负责组建华南情报局,并以上海、香港为主要据点,织就一张庞大的情报网络系统。

  在潘汉年的安排下袁殊成功打入日本外务省在上海设立的特务机构“岩井公馆”,并将情报小组安插进去,用秘密电台向延安发 

  与此同时,潘汉年情报系统的触角也早已深入汪伪政府派关露争取汪伪特工总部头目李士群,大量日伪方面的情报。

  1941年6月,德国闪电袭击苏联,此时,日军是北上配合德军夹击苏联,还是会南下和美英作战,直接影响二战的走向,也事关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在延安窑洞昼夜思考日军动向的毛泽东,命令潘汉年重点收集相关情报。

  潘汉年情报系统迅速启动,从各个渠道搜集来的日本战略动态情报,不断发往延安。

  在研究日本经济状况和战略物资后,潘汉年判断,日本海军的油料储备只剩下30天,很有可能会南下印尼获取石油。同时,他还敏锐地注意到,上海多家橡胶厂订单暴增,均为胶鞋、雨衣、枪支皮套等,显然这些都是为克服东南亚潮湿天气必需的军备物资。于是,潘汉年更加确定,日军必将南下。

  消息传到延安,对中共中央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起到重要作用。延安方面及时将情报转告苏联,综合多方消息,斯大林下决心抽调东线防御日本的兵力支援西线苏德战场,最终扭转战局,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极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

  解放战争期间,潘汉年在东北、上海、香港继续开展情报和策反等工作,配合解放战争胜利推进1948年,夺取全国胜利指日可待,4月30日,中共中央号召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政府成立的重要事项此时,需要参会的民主党派代表人物大部分都还在香港。

  随后,在周恩来的亲自部署下,潘汉年精心安排,通过开辟的多条秘密海上航线,绕过国民党特务和港英政府的重重阻挠,将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郭沫若等民主人士安全转到解放区,先后共三百五十余人,无一失误。

  潘汉年,这位中共隐蔽战线卓越领导人,多次出色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为党获取重要战略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出了重要贡献。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