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非遗精品入驻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2021年06月22日 18:38:15 | 来源:常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记者昨日获悉,伴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1万余件(套)展品揭开神秘面纱,来自常州的刻纸百米长卷《大运河》、斧劈石盆景《京杭大运河》等非遗精品入驻博物馆。常州梳篦、梨膏糖等非遗传承人也带着手艺和作品参加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非遗活态展示活动。

  刻纸百米长卷《大运河》

  刻纸百米长卷《大运河》,由金坛刻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兆群牵头,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11位剪纸艺术家共同创作完成。长卷在百米的刻纸上,从运河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通州为起点,到烟波浩渺风情洋溢的杭州为终点,途经6省2市,展现大运河沿岸众多的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民俗风情和文化遗迹。

  作为百米纸刻的作者,杨兆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金坛刻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至今,两百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剪纸获奖展出。刻纸《丰收的喜悦》《从雅典到北京》(合作)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还收到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的亲笔赞扬信。

  斧劈石盆景《京杭大运河》

  斧劈石盆景《京杭大运河》,由非遗传承人魏达荣、魏玉宇父子以祖传的非遗手艺制作。该盆景长18米,宽2.4米,高1.35米,分别以长城之冬、泰山之秋、钟山之夏、普陀之春四个篇章,长城之冬寓意“爱国”,泰山之秋寓意“进取”,钟山之夏寓意“博爱”,普陀之春寓意“和谐”。而确定为18米长,则因为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整个盆景展示了运河绵延千里、生生不息、四季轮回、万物生长的自然之歌。

  早在宋代,孟河人就用斧劈石精制盆景,作为贡品进献皇室,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仍有珍藏。孟河斧劈石盆景,如立体的画、无声的诗,给人一种意在景中、奥妙无穷的自然情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