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秋: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交相辉映

2021年06月16日 15:21:3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记者/寇程 6月16日上午,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活动正式举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计者张锦秋作了题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计》的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计者张锦秋

  谈到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整体设计理念,张锦秋说:“这座大运河博物馆应具有鲜明的标识性和象征性。它应该成为中国大运河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象征。作为集保护、展陈、研究、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巨大容器,大运河博物馆在功能设施、技术手段上都应该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专业博物馆,应该是一座实实在在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此外,大运河博物馆建在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理所当然应该与扬州城市文化特色相协调,反映现代扬州的时代风貌,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多彩元素。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航拍

  如何体现这些设计理念呢?首先,在博物馆的选址上,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建在扬州古城南侧的新市区内,隋唐古运河的三湾所在。

  张锦秋介绍说:“这里曾是运河势陡多险的地段,先人采用让运河弯曲而行的方法,史称‘三湾抵一坝’的水工智慧,创造出了安全航道。沿古运河,三湾上游1.2公里处有文峰寺的文峰塔,下游4公里处有高旻寺的天中塔。用无人机从高空俯视三湾,‘三塔映三湾,三桥连馆园。三湾胜迹在,智慧代代传’。在确定选址的同时大运河博物馆应该含有高塔的意象已油然而生。”

  其次,大运河博物馆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地形,将平面是矩形的博物馆布置在三湾的第一湾湿地公园以北,建筑长边平行于古运河东岸,主入口设在矩形的南端。城市通园区的主干道联通公园已建成的红色剪影桥,将车行、步行不同的游人引导入馆前广场。博物馆所设的大运塔则设在博物馆主建筑西侧,高耸于运河东岸。博物馆西侧与古运河河堤之间的场地作为三湾公园的延伸部分,又用较宽的浅水池面形成对博物馆的保护隔离。由此形成了馆、塔、园、河、桥浑然一体的天然图画,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第三,张锦秋介绍:“这座现代建筑上吸取了唐代建筑多元、开放、包容的精神,适当展现了大气质朴、飘逸舒展的唐风。”例如,博物馆主建筑外观体形横向展开,大面积的花岗石实墙使其具有庄重稳健的雕塑感主体建筑南端屋顶上透明的圆形接待大厅兼具唐风和气宇轩昂的现代感命名为“阅江厅”是导引观众由此极目远眺时,仿佛看到大运河由此南下直达长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