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千年前就是“基建狂魔”,这个大项目你服不服?|千年运河 青春之声

2021年06月15日 10:14:3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有着千年历史的大运河,是促进贸易往来的经济动脉,也是流动的文化遗产。如今,大运河正从历史的长廊里缓缓走入新时代,重新焕发出光彩。我苏网联合江苏新闻广播推出系列报道《千年运河 青春之声》,追溯大运河江苏段的前世今生,展示高质量发展的运河新声,致敬中国创造的磅礴伟力。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想象力。

  从春秋时代的邗沟开凿,到隋唐盛世的贯通长江黄河,京杭大运河每一次发展飞跃,都是中国人气壮山河的创造。1800公里的大运河,一路奔流,繁荣着熙熙攘攘的经济物流,交融着风格迥异的南腔北调,传承着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

邳州运河

  千年之前的伟大创举,千年之后仍然生机盎然。

  那一声雄浑苍凉的号子,是大运河充满生命力的呐喊。

  一群黝黑的汉子赤脚钉在河岸泥土里,绷紧的纤绳顺着他们的铁铸般的肩膀固定在河船上,仿佛他们原始的生命力也通过船工号子,被传递了过去。于是,船活了,在繁忙的运河上破浪前行。

邳州运河纤夫雕塑

  邳州过去的老船工高维立和刘成江从小就在运河边长大,经常给人打号子,做了一辈子船工。虽然不喊号子很多年了,但他们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拉纤的景象,每逢逆水行舟或是浅滩恶水,邳州号子的呼喊就越是嘹亮而热烈。

邳州老船工再现拉纤号子使用场景

  这种兼具北方的豪迈和南方柔美的腔调,见证了大运河这条黄金水道带来的文化交融和经济繁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专家李洁说,大运河自古以来是一条黄金水道,历史上漕运通达南北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尤其是江苏段的航运最为繁忙,是一条货物运输量高利润大的一个航段。

  随着时间推移,船只形态的演变和进化,船工的肩膀也被发动机所取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运河已是水泥和钢铁的百舸争流。

上世纪七十年代邳县木船社

  现如今,累赘危险的“一条龙”拖轮船队已经转变为动力强劲,牢靠稳固的单船货机,古老运河展现出新的风貌,通航能力、运输安全环境显著提升。邳州地方海事处副处长郭兴说,他们目前推进船型标准化,船型必须要达到国家的设计标准,通过对老旧船舶的淘汰,目前最大船只能达到三千吨,船舶越来越大型化。

航行在徐州运河里的单机船

  整个京杭大运河江苏段都在蓬勃发展。扬州南郊的施桥船闸,距运河苏北段和长江交汇口仅6.5公里,常年有13个省市的船舶从该闸通过,日通过量经常超过百万吨。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水运在环保清洁上有着巨大优势,施桥船闸管理所阮向阳说,他们的水运运输量相当于两条铁路,运量大,污染小,又节约土地,航道在不断地升级改造,原来是三级航道,现在是二级航道,所以效率在提高,安全性能在提高。

施桥船闸闸区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专家李洁表示,习总书记提出的也正是江苏大运河经济发力的着力点,江苏将建设绿色的、智慧化的航道、港口和船舶,提升大运河智慧航运的水准,力争把江苏的运河航运作为未来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徐州绿色运河航道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2500多年潮声澎湃,新时代的大运河焕发崭新活力,青春洋溢。正如同嘹亮的邳州号子一样,这条黄金水道将在新起点、新征程中激流勇进,继续奏响“强富美高”的现代化新乐章。

  (江苏新闻广播/王博男 编辑/秦玉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