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有千般味 艾香飘满堂 江苏人的端午这样过|小苏说

2021年06月14日 07:23:1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五月五,过端午,粽叶的清香已开始弥漫大街小巷。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之外,在江浙一带还流传着春秋末期吴国宰相伍子胥的传说,他身世坎坷,一生忠于吴国却落得暴尸于江的结局。千百年来为了纪念这位忠烈之士,百姓划着龙舟在江水中祭祀他,久而久之,这种习俗就变成了端午节俗赛龙舟。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每家每户会自己包粽子,将糯米、红枣混合均匀,然后抓一把放进裹成三角的青叶中,将棉线一缠一绕,转眼间,一颗清粽稳稳躺在手心。

  等到打开蒸笼的那一刻,浓浓的粽叶香气扑鼻而来,那真是记忆中夏天最美的味道,来不及等它凉下来,就急着解开棉线,剥开粽叶,那一口软糯醇香的味道,真是太满足。

  到了今天,每逢端午都会上演一场粽子咸甜大战,“南咸北甜”之争总是热闹非凡,到底是北方的甜粽统一粽子界,还是南方的咸粽称霸粽子界呢?时至今日,依旧胜负难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一场粽子之间的battle,你是甜党还是咸党呢?

  【关于口味】

  【关于馅料

  【关于形状

  【关于做法】

  简单地说,北方人偏爱甜口,南方人则喜爱咸口。南粽咸肉入口鲜美,肥而不腻; 北粽蘸着白糖一口下去,糯软甜美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无论是跳跃在齿间的肉香,还是甜在心口的豆沙白糖......这些都是家的味道。

  端午对于江苏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除了全家在一起吃粽子以外,还有很多传统习俗,吃些什么,做点什么都是很有讲究的哦。

  江苏人的端午做什么?









  江苏人的端午吃什么?

  吃粽子

  老话说,“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每到春夏之交,冷暖空气总喜欢在江南拉锯,非得过了端午节,吃了粽子,才可以放心把冬天的衣服收拾起来,正经入夏了。 

  粽子里的糯米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和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总的说来,粽子具有清热解暑、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的功效。

  喝雄黄酒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端午节喝雄黄酒自古就有,在远古时代,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日是恶日,每年五月五日,五毒出没,时疫频发,雄黄有解毒的作用,为了防时疫古人每年端午都会要喝雄黄酒,而且据说端午节喝过雄黄酒之后一整年毒虫都不敢近身。

  炒五毒

  昔日南京百姓有炒“五毒”菜,其中包括银鱼、虾、茭瓜、韭菜、黑豆腐干,分别寓意蜈蚣、蝎、虎、蛇、蜘蛛的食俗,就是通过吃“五毒”菜这一方式意寓劫除所有毒瘟,扫尽一切害人虫,藉以免除对人体伤害。 

  吃鸭蛋

  老南京的习俗里,煮粽子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熟鸡蛋“压顶”,据说吃端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 

  摆“五黄宴”

  吃“五黄”是江浙一带民间的习俗,端午节最大的风俗就是吃,古代南京和苏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黄,为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 

  户户炊烟袅袅起,田间飘荡粽叶香。这个端午,祝你安康,祝你幸福。

  (编辑/陈茜,海报/冯其坤 陈敏 )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