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 端午话非遗 佳节文脉长

2021年06月13日 19:04:55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端午是我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千百年来,源自端午的传统文化延绵不绝。小长假期间,各地一系列传统气息浓郁的节日活动,都沉淀着中华民族的坚贞气节,凝结着华夏儿女的无穷智慧。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前身,是清代建筑甘熙故居,如今这里是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地。端午期间,从事绒花制作40多年的“非遗”传承人赵树宪,正带着弟子们精心赶制不同的绒花。

  江苏省非遗“绒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树宪介绍,这里面最起码有300件的工序,其实手工艺都是生活中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记者注意到,生活中常见的碎布头,在大师巧思巧手的创作之下,变身成了一幅以端午美食为主题的布贴画作品,端午的气息扑面而来。

  南京市非遗“民间布艺”代表性传承人祁竞告诉记者,布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如今把现代绘画和传统手工艺结合,表现内容上面也更加丰富。

  绳结五彩丝、泥塑辟五毒、葫芦画端午……非遗工匠们用指尖艺术,承载着民族的智慧与记忆。奋楫扬帆,百舸争流,在苏州、镇江、宿迁等地,龙舟赛擂响了战鼓,色彩斑斓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河面上劈波斩浪,队员们在龙舟上喊着号子,和着鼓声,奋力划桨,引得不少游人驻足关注。一位参赛选手说,龙舟比赛也让端午节更加有氛围,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团结、拼搏、务实、争先”的精神。

  在连云港凰窝村,渔民身着汉服,舞着盘龙,用特有的民俗方式,向大海祈福平安顺利、鱼虾满仓。盐城九龙口景区内,游客们尝着建湖藕粉圆,赏着剪纸、糖画、棕编等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展示;在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台西溪古镇,人们身着传统汉服,兴趣盎然地体验着点朱砂、做香囊、裹粽子、调制沐兰汤等一系列端午特色手工活动。孩子们充分感受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兴高采烈,乐此不疲。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毛俊 黎明 郑丽丽 田远 章斌炜 苏州台 镇江台 连云港台 东台台 建湖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