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非遗,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 南通大学师生创作百幅撕纸作品献礼建党百年

2021年06月09日 20:58:2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南通大学师生用非遗艺术形式,历经一年创作了100幅撕纸作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6月8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非遗撕纸呈党史 百年历程铸辉煌”撕纸艺术作品展在南通大学开幕,用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抒发爱党情怀,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描绘家国梦想。

  撕纸,也称“手撕画”“撕纸拼贴画”,即以手代刀,是一种完全用作者身体来跟纸交流的艺术,纸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撕纸以各类纸张,如宣纸、报纸、杂志等为主要材料,通过镂空的方式,做出具有正负形与阴阳符号的艺术品,视觉上给人以透、空、薄的艺术感受,是物质与精神的重塑。

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明明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翟天麟

  目前,撕纸艺术传承人中国不足50人,国外不足10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翟天麟是撕纸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翟天麟奔赴全国60多个红色教育基地写生创作,创作了100米长卷,并历经一年,指导南通大学100名学生创作出了100幅撕纸作品,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翟天麟表示,她所追寻的是南湖红船的波涛,是南昌城头的枪响,是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是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壮丽史诗。历史的回音不绝于耳,出发的使命永远在肩,需要广大教师接续奋斗。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希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撕纸艺术传播到五湖四海,并创造性地转化发展,既让当代中国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撕纸艺术得到更广泛的流传,用传统艺术形式与新时代青年共同感受文化自信。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202班学生吴鑫

  青春与红色岁月的碰撞会有更精彩的光芒,文化的传承需要代代相传。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202班学生吴鑫创作的是1921年主题作品——中国共产党诞生。吴鑫说,通过学习实践撕纸艺术,她深深地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传承技艺,更要注重服务于现实世界,同学们将做好“当代传承人”,将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立于时代潮头,勇挑时代责任。

南通大学大学生与来自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的小学生共同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标识作品

  活动现场,南通大学100名大学生与来自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的小学生们现场完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标识作品献礼建党百年。

  (来源: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陈志斌 龚丹 姜晨光 宋金翰 编辑/苏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