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蚊密度有两个小高峰!这份夏季防蚊虫指南请收好

2021年05月28日 10:45:3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随着气温逐渐上升,不少蚊虫开始出没。今年蚊子的密度如何?可怕的蜱虫、恙虫长什么样,如果不慎被叮咬,该怎么办呢?

  【预测今年蚊密度有两个小高峰】

  记者从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每年的3月到11月,疾控部门就开始对蚊子密度进行监测。从以往监测结果来看,南京地区的蚊子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淡色库蚊,它主要在晚上吸血,还有白纹伊蚊,主要在白天活动。那今年蚊子密度如何呢?

  南京市疾控中心消媒科副主任张守刚表示:“今年蚊密度和往年比较基本在一定范围内波动,3月到5月份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从今年气温、雨水情况来看,可能会是两个高峰,5月份到6月份会形成一个高峰,天气非常炎热的话会有回落,9月份会再迎来一个高峰。”

  【蜱虫、恙虫开始活跃 野外活动要小心】

  随着气温的回升,各种蚊虫进入了活跃期。今年4月,南京市第二医院就收治了一位被蜱虫叮咬的患者。没有吸血的蜱虫个头较小,像个小黑点,有可能会携带致命病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张守刚表示:“吸血的时候可能有黄豆大 甚至还要大,特别从丘陵草地回来后,一定要检查自己的身体,蜱虫吸血头埋在皮肤里,露在外面就像痣一样,不小心就误判为痣,这时候就要仔细辨识,一旦被叮咬了,不建议把它拍死。”

  专家介绍,强行拔出或者压碎蜱虫虫体,这样很容易将其头部遗留在皮肤里,造成感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用酒精、煤油、松节油等涂抹在蜱虫头部,等虫子松口后,用镊子取出,并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近期,在南京六合等地,恙虫也会出没。这种虫子大小还不到1毫米,隐蔽性极强,呈现朱红色,主要寄生在鼠类身上:“被叮咬后反应是过敏、结痂,对于这种虫子我们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如果仅仅是过敏,短暂时间可以恢复,如果身体有不舒服了,及时就医。”

  另外,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曾多次从进口的废纸、原木中,截获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它原产于美洲地区,攻击性强、叮咬毒性大。如果一不小心被叮咬,除了感到剧痛外,还会导致过敏反应,重则休克致死。最好的办法是尽快就医。

  【实用防虫手册】

  虽然被这些虫子叮咬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大家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去了草丛、灌木丛、丘陵等蚊虫叮咬的地方,最好穿上长衣长裤,不要让这些虫子有可趁之机。

  如果被蜜蜂叮咬,可以用针尖或者镊子挑出蜂刺,将伤口四周皮肤捏起,挤出蜂毒,用肥皂水、小苏打等碱性溶液擦洗伤口。

  被蜈蚣咬伤后,伤口是一对小孔,如无法第一时间就医,可以用碱性液体冲洗伤口,切勿用碘酒或者消毒水涂抹伤口。

  蚂蝗叮咬时,不可强拉,可用手掌用力击打,或者用食醋、盐水涂抹。

  如果遇到没有把握的情况,第一时间就医!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汤安佶、梁雷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