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机场!东部机场集团大力攻坚自主研发

2021年05月23日 15:57:1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清晨5点,南京国际禄口机场机坪上、库区内,装卸货物的人员车辆络绎不绝。收运室里也是人头攒动,收运员赵磊输入运单号,一键回车:“150件,1.3吨,虾苗,南京运往广州。”货物的各项信息一览无余。由于信息已经事先由代理人在手机上完成预录入,收运员当场只需核对信息即可,效率大大提升。

  高效率、高水平的保障背后,离不开由东部机场集团自主研发的“航空物流信息平台”。而包括航空物流信息平台在内,还有机务排班系统、登机桥远控项目、企业微信等一系列自主研发项目,成为东部机场集团“智慧机场”建设的有力支撑。 

  需求导向 “智慧机场”建设务实推进

  根据写在值班室白板上的航班时刻,安排人员保障,人工排班、对讲机通报航班信息……这样的场景在机场机务排班十分常见。随着航班量快速增长、外场工作区域越来越大,纯人工方式已跟不上发展需要。南京禄口机场开发出机务地调系统程序“工作助手”,所有航班动态和各岗位工作完成确认都通过手机完成,又将这一系统升级为机务维修运行控制系统(MCS),实时航班查询、工作安排、数据统计、人员资质管理和授权控制、实时工作状态完成提示均实现一机搞定。截至目前,MCS系统一共投入15万元,完全自主研发,并具有推广价值。

  2019年,南京禄口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2020年7月T1、T2“双楼合璧”,登机桥数量翻倍、人员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南京禄口机场启动“登机桥远程操作研发项目”,通过创新利用物联网、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自主研发旅客登机桥远程操作系统,将本地操作的“一人操作一桥”的方式,变为操作员在控制室进行“一人操作多桥”的远程集控方式,通过“一键自动对接”等多项安全措施,不仅提升设备接靠航空器的安全裕度,还降低人工成本,工作效率提升3倍,在业内属于首创。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各项性能和指标的内部测试,准备进行第三方的检测和鉴定。

  自主研发  撬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让自主创新蔚然成风,还需要良好的激励机制。刚刚公布的2020年度东部机场集团科技创新项目中,最年轻的获奖者是南京禄口机场指挥中心刚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他研发的“航班落地自动识别通报系统”使得航班落地通报的准确率从原来的89.94%提高到98.35%。据悉,这个科技“天使基金”已经连续五年对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奖励,突出创新性高、示范性强。

  而由南京禄口机场信息技术部项目开发经理花蔚春自主研发的“企业微信”从南京机场扩展至整个集团,目前开发应用达61项,涉及生产统计、信息发布,车辆报修、公文流转、系统告警、故障分析、财务预算管理等7大类业务均可通过手机APP操作,实现无纸化、随时随地办公。通过“云”办公平台,集团总部与成员机场、7家机场之间,信息传递、业务交流、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同时降低了管理成本。此外物流信息平台技术团队在货站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代理人系统和货检信息系统,自主研发的“货检分类分级系统”创新了货检模式、优化了货检流程,为全国首创。

  下一步,东部机场集团还将编制集团和南京机场“十四五”信息化专项规划,实现集团化管理、集中化建设、集约化应用的“三化”理念,“数智一核心、运行一张图、服务一张脸、安全一张网、物流一张单”的“五个一”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为旅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郭艺 通讯员/吕妍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