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共护江: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

2021年05月22日 15:48:2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小警”志愿者项目,是长江航运公安局苏州分局张家港派出所根据辖区水域治理特点,结合“基层警务工作”、“长江大保护”、“文明实践”的基础上提档升级,以聚焦群众自治为抓手,让全民参与长江治理,将长江治理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更有温度。目前为止共吸纳青年志愿者200余人。

  走上船头 警务开放创新水上治理模式

  “活动中注意下安全,今天继续宣传长江保护法......”,5月的张家港已经进入了初夏时节,王峰听着今天的任务安排,感受着江风的温度,已经完全没有第一次坐上公安艇的紧张感。王峰是张家港港务集团团支部书记,也是“江小警”志愿团队中第一批港口企业志愿者。去年长江一号洪水来势汹汹,王峰就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参加了张家港派出所组织的“守护母亲河,义务巡江”活动。“巡江次数多了以后,就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盯着小船、盯着驾驶证”,王峰笑着说道“我接下来还准备号召和带领港务局的青年同志们一起到船上开展文明实践的活动”。周末是这群江小警志愿者们的主要活动时间,协助执法+文明实践,江小警已经成为长江巡护当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水上安全十分重要,我们会要求志愿者们佩戴好安全设施,每次活动都会有我们民警陪同。”张家港派出所所长尹洪介绍。“在江面情况良好的情况下,我们活动是常态化开展的,针对巡江活动,我们不仅要求志愿者融入到我们的水上执法上来,也是积极鼓励志愿者将优秀的文明实践活动带到锚地上来,真正参与到长江治理。”

  船民,是长江中最为密切的一环。实现基层治理“内循环”向“外循环”转变,发展群众自治、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共同参与长江治理,是苏州分局创新治理方式的靶向发力点所在。通过由执法部门提供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基层治理和群众自治相结合,推动多元化共治,截至目前为止苏州分局共开展巡江活动40余次,参与人数达100余人次。

  守望长江,全民夜巡打响长江禁渔战役

  4月28日凌晨1点,老李看着水面上的夜光漂没什么情况,跟旁边的钓友们打了声招呼,决定起来走走,活动下,顺便往朝南闸内转一圈。“4月28日,凌晨1点朝南港闸打卡,没有情况,还是我们几个老家伙在钓鱼”,老李是张家港朝南村的一名夜钓爱好者,有20多年的钓龄了,现在有个特殊的外号“看闸人”,每次在志愿监督群打卡已经成为他夜钓的一环,“我基本上每天都会去那钓,对于我来说,就是坐累了散步的时候去旁边闸内看看有没有情况。”一说起电鱼,老王就来了精神,“钓鱼人最痛恨的是什么?是电鱼,他一电,这片水域就根本钓不到了”,还有许多像老李这样的夜钓人,都是自发加入江小警团队中,他们将自身的爱好与长江巡护结合,从张家港太字圩港闸到一干河,“守闸人”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长江张家港段水域128公里,整个岸线被大大小小的码头、景区分割成了好几块,如果执法人员正常沿江堤巡逻,要接近3小时才能巡护整个长江岸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执法人员的巡逻效果。

  “江小警就是我们在岸线治理的一个创新,我们在常态化夜巡时,一直在吸纳民间志愿者们,有沿江居住、工作的人,还有周末喜欢到江边遛弯,吹吹江风的人,很多都在我们的志愿者群当中,都是有生力量。”张家港派出所民警程勐补充到“大家只需要在群里‘打卡’、发定位,群里公安、渔政的执法人员,就会对江小警们提供的线索进行辨别。”

  如此深耕细作打响的是禁渔人民的战争。苏州分局自十年禁渔政策全面落实以来,广泛开展动员教育工作,加大宣传造势,以宣促治,打防结合,通过开展禁渔成果展、渔具销毁、禁渔宣讲等长江保护系列活动,全面密切警民关系,夯实群众基础,2020年苏州分局,通过线索举报,共破获非法捕捞案件130起,禁渔成效显著,全民护江落实有力。

  长江大保护是长江保护的关键一役,必然会是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生态战役,从“单打独斗”转变为“群策群力”,江小警不失为一份好的答卷。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汤安佶 通讯员/张健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