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银行股全线飘红,助力上证指数站稳3500点。
板块中,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江苏两家城商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前者涨幅超过5%领跑板块,市值达到1100亿元;后者则时隔50天后,重新跻身“千亿俱乐部”。
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并非昙花一现。今年以来,其涨幅均超过25%,位列银行股三甲。这两家头部城商行为何持续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两大城商行“一时瑜亮”
持续调整5个交易日后,江苏银行再度以一根大阳线吸引了市场的关注。
20日,江苏银行上涨5.37%,成为银行板块的领涨先锋。盘中最高价达到7.51元/股,创下2017年8月以来的新高。
这根大阳的意义不止于此,江苏银行的市值藉此迈上1100亿台阶。
与一些国有银行和股份行的市值相比,江苏银行目前还是轻量级选手,不过跟自身相比,今年以来却是连上好几个台阶。
年初,江苏银行的市值只有800亿出头。到了3月8日,首次站上900亿关口。4月29日,江苏银行盘中冲击涨停,收盘市值再度迈过千亿门槛。
截至5月20日收盘,江苏银行年内涨幅达到36.45%,高居银行股第一。
在38家A股上市银行中,目前按市值排序,江苏银行排名第16位,较年初上升5个位次。城商行序列中,仅次于宁波银行和上海银行,排名第三。
与江苏银行交相辉映的是南京银行。
自3月以来,南京银行的股价迭创历史新高。3月12日,收盘市值首次突破千亿,并在3月份的多数时间均维持在这个水平线。进入4月,南京银行有所回调,但依旧保持在900亿上方。5月以来,该行股价持续上攻,并于20日收复“失地”,重新站上千亿台阶。
尽管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稍逊江苏银行,但南京银行年内涨幅也高达25.12%,位居银行股第三。
目前,南京银行的最新股价为10.11元/股,较今年3月15日创下的10.38元历史高点差距不足3%。按近期其走势来看,再创历史新高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市值驱动力“殊途同归”
作为江苏规模最大的两家本土城商行,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齐头并进,本是应有之义。不过从各自的股价驱动因素来看,却不尽相同。
江苏银行的强势,主要由于业绩超预期。
该行去年年报显示,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68%,增速位居江苏上市银行第一;归母净利润虽然只有个位数3.06%,但按季度拆分来看,去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增速达到13.6%。
到了今年一季度,江苏银行的业绩进一步提升。营收增速达到17.06%,归母净利润增速增速更是高达22.79%,排名上市银行第一。
此外,江苏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持续改善。除了不良率连续5年下降以外,不良生成率也大幅下降。2020年末,关注类贷款占比为1.36%,相比2020年三季度末大幅下降0.3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末,进一步下降至1.31%。
卸下了资产质量存量包袱,江苏银行未来有望进一步释放利润空间。
至于南京银行,股价走强更主要是因为否极泰来后的估值回归。
2018年以来,该行先后遭遇定增被否、管理层变动等不利因素,从而导致估值受到压缩。
去年以来,诸多掣肘相继被打破。
新任行长林静然年富力强,银行从业经验丰富,在业内享有盛誉。
筹划多年的定增,经过一波三折,最终于去年完成,江苏交通控股和江苏省烟草公司入局。
此外,证监会于近日核准发行南京银行发行200亿元可转债。这就意味着,南京银行的资本瓶颈将得到进一步拓宽。
谁能率先冲击2000亿?
目前,市值在1000-1200亿元区间的上市银行,除了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以外,还有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这3家。巧合的是,5家银行均为城商行。不远的未来,谁家市值能率先冲击2000亿关口呢?
如果结合区位因素加以考量,观察君还是更看好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
就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来说,虽然大本营位于中国前两大经济重镇,给两家银行都带来不小的助力,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两大城市也盘踞了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一批银行,留给两家银行的市场空间相对较小。
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则不然。前者由无锡、苏州、南通等10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而成,业务覆盖江苏全省,本土化优势无人能及。后者立足南京这个大本营,辐射长三角,并于近年来持续推进“大零售”及“交易银行”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而杭州银行虽在区位上与南京银行类似,但不管是资产规模、资产质量,或是ROE水平、估值水平,均逊色于南京银行。
就各家券商研究机构近期发布的研报来看,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也颇受分析师青睐。
在江苏银行发布2020年年报暨2021年一季报后,东北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凤华认为,江苏银行的合理估值要上浮50%以上。
浙商证券此前也把南京银行在2022年的目标价调为16元,相比现价高出约60%。这就意味着,明年南京银行的市值最高可以摸到1600亿附近。
两家银行会否像券商分析师所言,在资本市场高歌猛进,就交给时间印证了。(来源:江苏金融观察 编辑/李心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