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武进:困难事、烦心事,“吾”来办!

2021年05月17日 14:43:22 | 来源:今日武进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以来,根据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和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安排,结合武进实际党史学习教育在武进全域进一步走深走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也随之广泛深入开展,截至5月10日,第一阶段走访调研已经全面完成。

  “我为群众办实事”已征集梳理重点项目107个,惠民项目339个,结对共建覆盖233个村(社区)。

  01

  深度走访

  精准服务要躬行

  五月初的武进,迎来今夏第一波高温天气,位于武宜中路西侧的新城华宇悦隽公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周边居民们惊喜地发现,坑洼狭窄的春秋路也已开始改造施工。这是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访调研中,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进分局的工作人员捕捉到的城市小“创口”之一,经过与施工方经发集团紧密沟通,项目已抢先进入实施阶段,预计于7月“手术”完毕。

  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这条小路连通武宜路与鸣凰路,是许多周边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因此建议施工期间不要整条路都封闭施工,而是先拓宽一侧,再修另一边。施工中也特别提醒注意避开高压线、自来水管、天然气管道以及雨污管线,在改善市民出行环境的同时尽量不让施工给他们的工作生活添乱。

  听民声、察民情、问民意,正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今年4月起,我区各部门板块纷纷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城乡社区、生产一线、下属单位、工作对象,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民生需求。

  这场为期3周的大型走访调研,形式可谓多种多样,集体座谈、民意调查、网络征求、政务便民热线等不一而足。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进分局工作人员多次“下沉”至前黄镇丁舍村,聚焦该村宅基地自拆自建、美丽乡村建设等事项,数度联动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前黄镇政府等召开联席会议。办事人员与村民代表的“圆桌会”也经常在微信工作群里举行,传达文件政策的同时倾听民声民意。

  02

  三张清单

  一枝一叶总关情

  学党史,办实事

  践初心,要躬行

  “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薛红霞这样阐述走访调研行动的初心与宗旨。

  随着脚下行出万里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为相关的实事,一桩桩、一件件排上了日程,我为群众办实事,具体要办哪些事?走访调研阶段汇总梳理出的“三张清单”给出答案。

  截至目前,我区共征集、梳理重点项目清单107个,惠民项目清单339个,结对共建清单233个,实现村(社区)结对全覆盖。这三张清单,主要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等方面,与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

  “三张清单”既已成型,随后的调查研究、项目遴选、分类实施也正有条不紊地推行开来。学史践行“吾”先行,当时代使命落到个人肩膀,我区还将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全域开展“为民实事我来办,文明实践‘武’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从而带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紧紧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03

  全域共建

  为民办事再出发

  经过走基层、访企业、听建议、察实情,武进国家高新区正致力于深度融合党史学习与日常业务,全力以赴当好服务保障的“店小二”和排忧解难的“急郎中”,通过阶梯式培育、多样化支持、定制化服务等改革创新举措,拿起党建红色“绣花针”,织绘科技创新“七彩线”。

  高新区的背后,是正在掀起的学史践行阳湖热浪。下阶段,区级机关各部门、各镇(开发区、街道)都将结合已经确立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分类分层推进践行。区人社局的“社保政策直通车”“驶”进企业,区住建局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安置房办证,更有民政教育及人老幼、生态管家维护环境、文体旅深融擦亮名片、放管服改革促进营商……

  为群众办实事,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永恒主题。接下来,武进还将打造一批为民办实事品牌项目,出台一批行之有效、群众得益受惠的政策和制度,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让为民办实事的暖阳常照群众心间。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武进在路上!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