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融合生存教育
开启特殊教育的崭新模式
以“五星”党建引领
特教学校高质量发展
社区融合实训:我能行,做一名汽车美容师。
党史故事我来讲,争做服务残障学生先锋。
探索“社区融合生存教育”的育人新途径,是新时代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顺应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残疾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特殊教育学校特色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镇江市特教中心积极探索合适的教育方法,着力服务残障孩子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社区融合生存教育”点亮了折翼天使的幸福人生。
镇江市特教中心是一所专门培养残障学生的特殊学校。吴善亮2014年担任书记、校长时就提出“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实施适合残障学生个性特点和适应学生未来生存的教育”。
为适应新时期特教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发挥党建工作对学校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对学校持续发展、科学管理等重大战略问题上进行决策,使党组织活动与学校发展建设目标同向、发展同步。
学校深入开展“学党史,办实事,当先锋”主题活动,创新组织“五亮五比三争”党建活动,创建了“五生”党建工作法,提升党员服务残障学生实效,推进支部建设。通过开展党员亮规范、亮身份、亮形象、亮职责、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奉献、比创新、比业绩、争当优秀服务标兵、争创群众满意党员、争创优质服务品牌等党建活动,激发党员教师们的工作激情,教育引导党员教师树立“为生服务、群众为先”理念,狠抓工作落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残障学生解难题、办实事。学校党支部连续四年被中共镇江市委评为“五星”先进党支部,校长吴善亮被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学党史,跟党走。
让每一位折翼天使
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社区融合实训:马媛,全国残疾人技能大赛茶艺比赛第二名。
追寻红色足迹,高擎队旗跟党走。
校长吴善亮常对老师们说:“每一个残障孩子都是一个折翼天使,每位特殊儿童都是一颗等待开发潜能的金子,特教老师应主动探索合适的教育方法,我们要精心呵护每一个折翼天使,为每一个残障孩子撑起一片蓝天。用爱让折翼天使成为最好的自己。”
为解决居家重残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学校组织了由一名党员带领一名教师免费服务一名重残孩子的“三四五”镇江模式的送教特色服务。顶严寒、冒酷暑,行程4万多公里,为20名居家重残儿童开设了3000多节个性化、有温度的家庭课堂,让他们圆了上学梦,感受到爱的教育,获取基本的生活能力。如今,“送教上门”爱心服务已然成为了“大爱镇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特教的复杂性,决定了从事特教工作的老师们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素养。也就是说,特教工作者除了具备普教工作者必备的教育专业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康复训练、生活指导、心理疏导、职业培训等多项技能。唯如此,才能为这些折翼天使提供全员、全程、全面的专业化服务。”为了当好每一位折翼天使的护航者和引路人,学校开展了“1+X”教师专业化培训,每年上半年,学校都会开展“特教好课堂”比赛,重在锤炼基本教学技能。而下半年则是涵盖了 20-30个自选项目的“1+X”教师技能大赛,全面提升教师全方位的职训能力与水平,近年来先后有6位老师获得江苏省特殊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在特教老师的精心培养呵护下,该校高三学生媛媛参加全国残疾人技能大赛获得茶艺比赛的全国第二名,毕业生琦琦在学校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已开发出了近 30个品种具有镇江文化元素的手工皂,且销售势头看好;凡凡开始独自经营管理位于丁卯桥路康佳苑小区 3-8号的爱驰汽车美容店;鑫鑫则开始在一家饭店跟面点大师学徒,并热切地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当上“大厨”……
送教上门:我跟老师学编中国结。
如果说,“送教上门”实现了全市特殊教育全覆盖,在呵护折翼天使工作中做到了“一个都不落下”的话,那么,镇江市特教中心开创的社区融合生存教育,则打破了传统特教囿于校园的“围墙式”小课堂,将其变成了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大课堂,并在社区融合生存教育中大力推行“德育生活化”“教学情境化”“康复个别化”“心理浸润化”和“职训技能化”,大幅提升残障孩子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并最终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有尊严地生活。
社区融合生存教育新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融合为手段,以生存为目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让学生融入社会大环境,利用社区资源进行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生活适应,注重学生的内在价值,着眼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生命,彰显生命尊严。学生按学段和自身特点在社区融合生存教育体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融合项目,在体验中收获技能,使教学从单一课程走向多元课程。社区融合教育新模式,为学生走进社区、融入生活、适应社会、有尊严地生活打下基础。办适合残疾学生成长的教育,创设适合残疾学生发展的课程,这就是“社区融合教育”的核心价值。
该校成立了“镇江特教爱心大联盟”,邀请企业家、职教名师、技术工人走进校园建立实训点,为学生开展专业培训,指导有特长学生加快专业提升,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走进社会开展社区职训融合教育,与社区融合,与企业合作,与职校合作,先后成立了爱驰汽车美容基地、宜和轩工艺坊、爱心锅盖面等一批职教实体实习基地,逐步形成了“商校配套、厂校一体和产销结合”的支持式职业教育模式,为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及创业、就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职教平台。
为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残障学生的教育实效,培养残障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的生存能力,校长吴善亮带领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融合教育创新实验。《残障学生常态化社区融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实验项目立项为2015年江苏省特殊学校中唯一的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并荣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由他负责主编出版的《特殊需要学生社区融合教育训练指南》和《送教上门教师实用手册》填补了国内空白,引领了全国特教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树立了中国特殊教育的新标杆。
“育人是根本,教育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特色是魅力。”个性化社区融合生存教育是立足镇江特教的实际,着眼于特色学校的创新。“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镇江市特教中心为折翼天使撑起了一片更广阔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