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小小家事法庭 让“家和”万事兴

2021年05月15日 21:10:4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在镇江市润州区金山湖人民法庭,这里的法官们每天都在负责全区的家务事——婚姻、家庭、继承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案件的审理。

  3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2名驻庭法警组成的小小队伍,却为辖区20多万居民解决着点点滴滴的家庭问题。最近,这里正以党史学习带动党建+,以党建带队建、队建促审判、审判助和谐,实现辖区百姓的“家和”万事兴。

  组建一个“家”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在金山湖法庭,处理的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家事。在这里,除了有法律的严肃,也有关怀的温情——法庭特别打造了“家和”特色工作品牌和党建品牌,设置了不同风格的审判法庭、调解室,以及镇江全市法院唯一的家事诉讼服务中心、反家暴临时庇护室。

  在金山湖法庭,有一面特殊的“微心愿收集墙”:“希望我的案子早点判掉”“早点把工资帮我要回来”……不少群众会把心愿写在这里,由法庭的党员干警们一一认领并办理。

  金山湖法庭庭长潘丁亮,在今年四月就认领了一条微心愿,通过一场就地调解,化解了一起赡养纠纷。

  “这只是法庭与社区‘党建+审判’双轮驱动化解矛盾在基层的小小缩影。”潘丁亮笑称,金山湖法庭也在形成属于自己的“家规”,为百姓的“家和”带来实实在在的司法“红利”。

  今年1-5月,金山湖法庭诉前调解家事纠纷300件,审结案件164件。这里创设的“家和”党建品牌,被评为全国法院“党建优秀创新案例”。

  挽回一个“家” 

  2020年炎夏的一天,气温高达40度。下午两点,法庭刚开门,一位脸被晒得红红的女性走了进来。“我要打官司,在哪儿立案?”她的眼睛也红红的,汗水划过神色憔悴的脸颊。

  家事调解员孙海芬一看,就知道这是来离婚的。她迎上前去,细声询问详情。经了解发现,该女性姓张,因婆媳矛盾导致婚姻出现问题。在沟通未果后,2020年8月28日,这场离婚纠纷在以暖黄色调为主的家事审判法庭开庭。

  这里的原、被告席位并非面对面设置,而是平行设置,双方当事人均面向审判席,有效避免了双方产生对抗的负面心理。

  客厅式环座的调解室内,原、被告的铭牌被丈夫、妻子的铭牌所取代,轻柔舒缓的音乐,法官的循循善诱,丈夫诚恳地挽回,让张某最终撤回了离婚起诉。

  “就好像是超市和专卖店的区别,我们将诉前、立案、审判、教育无缝串接,这也是全省唯一。”潘丁亮这样解释“一站式”家事审判。在这里,还推出了 “离婚证明书”制度、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创设冷静期和“修复感情、挽救婚姻计划书”制度等家事审判创新举措。

  有数据显示,进入诉讼程序的家事纠纷,有一半以上的案件通过二次调解解决,家事纠纷整体调撤率达到75%以上。

  走近一个“家”

  “法院认领‘圆桌议事’任务不走过场,切实将为民办实事落到了实处。”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书记宋国琴如是说。

  今年4月初,金山湖法庭法官杜薇薇参加了该社区“党史课堂进楼栋、圆桌议事解民忧”主题党日活动,主动认领了“加强普法宣传力度 满足群众日常法律需求”难题,对社区居民周师傅爱人遇到的交通事故索赔难题,进行了当面解答。

  “哪个社区有需要,我们就在哪里。”杜薇薇说。

  送法到“门头”、庭审到“网格”,矛盾解决在“家门口”,杜薇薇和她的伙伴们经常活跃在社区,针对在家事审判实践中发现的拆迁征收协议不规范、法律关系不清晰、被征收房产产权不明晰等问题,提前介入,提前指导;对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当场立案。2020年,法庭审结涉征收遗产房继承案件80余件,调解率达95%。

  据了解,2018年至2020年,金山湖法庭共受理案件3000余件,案件调解撤诉率达70.7%。2020年,这个集体荣获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的“全国法院先进集体”,也是当年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法庭。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柳放 通讯员/王蒙 王倩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