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初的每公斤8-10元还只能卖一半烂一半,到如今一串葡萄卖出50元;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农业“土专家”,并获得全市“十佳”农民总分第一。新农人张奎峰,用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实践经验种植出精品葡萄。
在自家葡萄架下的“田间课堂”里,句容白兔镇果农张奎峰正在为慕名而来的外地“学生们”上课,将他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理念推向全国各地。作为曾经的葡萄“小白”,张奎峰坦言,当时,果园的种植密度很大,也不懂得疏果,用肥用药都是哪种效果最好选哪种,但这样种出来的葡萄虽然丰产但品质不佳,自然卖不出好价钱。
江苏省劳动模范 张奎峰:
一开始种葡萄,一开始都是研究什么药最好,然后后来通过农广校对接,我们镇江市农科所是研究怎样不生病,理念发生了转变,也是消费者的刚性需求,也是国家的需求,发展绿色产业,生产绿色产品。
通过转变思路,积极外出学习,参加培训,张奎峰接触到了专业的葡萄种植技术并认识相关专家。他主动请专家上门指导,并在专家的建议下,大胆革新传统葡萄经营理念,实现全程绿色防控,减化肥减农药。采用太阳能灯与色板诱杀害虫,果园里种植麦冬,醋糟覆盖加园艺地布,使用避雨栽培控制大棚里湿度……一项项看得见的改变在果园里出现。从这些技术革新中,他还以测土改土为重点,研究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生长刺激素和叶面肥促控技术等。
江苏省劳动模范 张奎峰:
现在是修复环境,保护土壤,理念发生了转变,所以田里面的有机质越高,它的抗病能力就越强,有益菌会把这病菌消灭掉,同时有机质又高了之后,使土壤疏松了,土壤疏松之后,根系发达了,根系发达了,身体强壮了,身体强壮了之后,它的抗病能力就强了。
在一次次的摸索中,张奎峰种出的葡萄10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行业评比金奖,先后引进筛选出6个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取得5项葡萄生产关键技术,申报发明专利3件,在多地推广。 自己发展好,还要能带动。现在,由张奎峰建立的致富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合作社165户及周边135户葡萄种植户,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以高品质葡萄占领线上线下销售市场,合作社亩均增加效益3000多元,带动就业287人。此外,基地上的田间课堂每年接待来访参观和培训80多批次5000多人次,除本地和本省学员外,还有来自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新疆等10多个省市的学员。
江苏省劳动模范 张奎峰: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在参加培训的时候,我们农广校的领导在动员会上跟我们说的,希望我们通过培训,早点成为老师,成为师傅,成为老师,成为师傅才能做成功,才能教别人,才能以点带面,才能反哺社会。我们的初心和使命不一定是丰功伟绩,也许我做的点滴小事,都是在践行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要让更多的种植户种出安全优质放心的农副产品,能走向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