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基地来了“大厂”,乡村经济跟着提档升级|同心奔小康

2021年05月09日 21:04:1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中,江苏省属企业汇鸿集团旗下亚森公司与宿迁市沭阳县贤官镇正式结对联建,亚森公司通过打造绿色板材,集聚资源、资本投入当地发展和产业帮扶中,推动了乡村经济提档升级。

  在沭阳县贤官工业园区的亚森路上,有一座十分抢眼的木材加工厂:占地达95000平方米,有13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而走进主车间,各个操控室的技术工人不超过20名,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家一线品牌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正在高效运转……这便是汇鸿亚森公司与贤官镇结对共建、联动发展的主要载体:沭阳亚森同汇实业有限公司“年产40万立方米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项目。生产部经理张波介绍说,目前可生产厚度为1至42毫米、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55至0.90克不等的密度板产品,在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效率)至少提高了两倍,在当地应该是做得最大的了。”

  不仅如此,厂区废气、废水、固废处理等环保设施一应俱全,创新突破环境治理技术,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向超低排放迈进。公司总经理助理张荣光告诉记者,水膜在国内的常规处理能力只有(每标准立方米)20毫克左右,“我们为了顺应国家形势,做了个超低排放,10毫克以下,我们争取在5毫克左右;大气我们也做了超低排放,氨氮、颗粒物,包括甲醛,都是按超低做。”

  作为全国四大板材基地之一,沭阳历来是木材家具产业大县。但县城内大多是“小作坊”,生产线老旧,低端产品多。沭阳亚森同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强介绍说,他们的项目投产后,不仅是自身的年产值预计可达15亿元,还可带动周边小型企业转型升级,“我们工厂投产运作过后,肯定会把国内外高端甚至尖端的后续产业链延伸,加工的工厂,产业配套的项目,肯定会起到一个很大的带动作用。基本上可以说有一个‘航母效应’,这种效应会逐渐明显,逐渐扩大。”

  宿迁生态板材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贤官镇党委委员严媛媛对此同样充满期待,“通过这个项目,一些原先跟它合作的(企业),整体的档次也都得到了提升,因为你在做低端的产品,可能跟它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相匹配。”

  汇鸿亚森同汇项目于2020年11月份建成投产,调试工作已完成,近期正处于系统优化阶段,预计下个月初完成。在贤官镇居民眼里,这里俨然成了当地的“明星大厂”,能在亚森同汇工作倍儿有面子。公司人事专员赵明珠所在的赵集新村就有不少人在这里上班,“遇到邻居,会聊你在哪里上班啊,我说我在亚森同汇啊,他们都说挺好的呀,大厂安稳有保障。”

  贤官镇赵集居委会党总支书记王志告诉记者,亚森同汇项目一期能直接提供200多个工作岗位,同时也将为村集体每年增收30万元以上,村里有钱修路绿化了,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主要是原料供应上,我们村承担起中介,每年能为村集体创收最起码30万元起步。我们利用这笔钱为村做实事,修修路,搞绿化,这个钱还是用到村里老百姓身上去。”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刘正则 编辑/蒋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