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5月3日,记者从江苏省应急管理厅获悉,面对灾情,省应急管理厅第一时间启动省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成立8个工作组赶赴受灾地区指导救灾工作;紧急下拨800万元省级救灾资金,调拨200顶帐篷、400张折叠床、800条棉被等救灾物资,做好受灾人员救助和群众转移安置;发挥减灾办作用,迅速召开减灾委成员单位会议,组织宣传、公安、民政、财政、住建、交通、农业农村、卫健、应急、粮食和物资储备、消防、海事、气象、通信、电力等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灾后救助、恢复重建、受伤人员救治、遇难人员善后处置、被毁农作物复耕抢种、通讯交通电力基础设施恢复等工作。
4月30日18时至22时,南通市部分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灾害。灾害发生后,市减灾委、市应急管理局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预案,组织协调抗灾救灾、灾情核查和报送等工作。
南通市减灾办迅速安排灾情管理人员到岗,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救灾工作,有力组织各级各部门全面开展灾害救援行动。截至5月2日17时,消防救援支队出动消防救援人员1430人次、消防车286辆次,处理受灾严重的空调外机、广告牌、太阳能等高空坠落物207起,树木压倒车辆8起、房屋倒塌13起、人员被困电梯救援12起、电线起火救援10起,疏散营救被困群众41人。城管系统出动城管队员755人、其他辅助和应急人员260人、应急车辆115辆,清理主干道各类掉落的废弃物2400余处、掉落的广告及店招设施150处。
公安部门与绿化养护、市政园林、高速公路公司等部门通力协作,组织交警、巡特警和派出所警力上路巡查、连夜开展救援处置,累计清理倒伏树木700余处、护栏250余处、广告牌150余处、救助被困群众80余人。供电公司出动抢修队伍56支、抢修人员1191人,抢修车辆321辆,140条配电线路已完成抢修并恢复送电。受灾严重的海门区,4月30日当晚就调拨帐篷50顶、床200张、睡袋200只、100个应急照明灯、50箱矿泉水、50箱方便面等应急物资,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地方睡。
宿迁市政府办公室于4月28日向全市发出通知,要求提前做好应对灾害天气准备。灾情发生后,市政府迅速启动《宿迁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地方和部门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市应急管理部门、气象部门通过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和相关预警平台联合发布预警信息。
宿迁市公安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加密重点路段网巡力度,加大路面警力循环巡查频度,增派多组警力迅速赶赴现场应急处置。期间,党员突击队带头,有条不紊清除路面倒伏树木,保障路面畅通有序,及时消除出行隐患。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宿迁市郊大范围停电,宿迁供电公司立刻启动紧急预案,全力抢修。截至5月1日早晨6点,所有线路全部完成抢修复电工作。城管部门增加夜间应急值守力量,延长夜班值守时间,加强路面巡查管控。农业农村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农情调度,组织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摸排受灾情况,派出4个工作组深入重点受灾区域开展督导指导。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茂强 编辑/梁瑄)